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图甲表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戊与己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
(3)如果乙是生长在甲上的一种植食性动物蚜虫,则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图乙,C点时该生物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填“J型”或“S型”)。
2 .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分解程度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__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填“高于”或者“低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2)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_________并计算平均值。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____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高中高三模拟测试9生物试卷
3 . 下图甲是某饲养鲫鱼的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是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提高鲫鱼等产量,养殖户定期投放适量饲料。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该鱼塘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从人工鱼塘的生产方式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分析,鲫鱼粪便中的有机物属于_____________的同化量。
(3)在乙图t1时捕获鲫鱼调查该池塘内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5条鲫鱼,全部标志后释放,一天后用相同方法捕获的100条鲫鱼中,无标志的有85条。根据两次捕获结果及图乙曲线,在图丙中绘出t0—t3时间段该池塘鲫鱼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要求在纵轴上标明t1、t3时的数量值_______
(4)一次投放饲料不当造成鱼塘水质的污染,但一段时间后,水质又逐渐好转,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濮阳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4 .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一下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 次捕获40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只/hm2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4)给牧草施加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曲线Ⅱ表示_________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曲线Ⅱ的峰值。

(5)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上图丙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K值得数据为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调节。
5 .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_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_______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____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五生物试卷
6 .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采用样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有利于_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7 .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更容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016-11-26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平顶山新乡许昌高三下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卷
8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__分布。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一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所示结果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治理蝗灾的最好措施,农业工作者在蝗灾期间,分别采用了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由图乙可知,图中________________点是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___________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3)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利于植被生长。火灾后的草原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9 . 加拿大一枝黄花(简称黄花)原产北美,现为华东沿海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有人调查了当地轻度入侵区不同优势种的植物群落中黄花密度和黄花株高情况,并与重度入侵区植物群落做对比,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花与当地植物构成__________关系。在重度入侵区,黄花初期的种群数量变化呈__________曲线,将可能造成当地___________锐减。
(2)调查黄花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上述结果显示,在当地轻度入侵区不同优势种的植物群落中,黄花密度越高,黄花株高越_____________,优势种为_______________的植物群落的黄花密度最小。
(3)黄花根部分泌的一种物质可抑制多种草本植物发芽。这属于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信息的传递。
2016-11-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10 . 请回答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N1、N2、N3、N4、N5(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株/m2
(2)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____

(3)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等级高度(cm)数量(株)
a级h≤10120
b级10<h≤3062
c级30<h≤10032
d级100<h≤30016
e级h>300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
2016-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五校联考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