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树桩(供肉食性猛禽栖息),测得玉米从播种到收获(150天左右)期间,玉米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的
B.设桩组在第30~150 d,田鼠数量上升是因为玉米的株冠能为田鼠提供较多的栖息场所和食物
C.曲线2比曲线3更加有利于人类获益
D.第150~190 d,田鼠种群密度下降,这是肉食性猛禽数量反馈的结果
2023-08-2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 种群
2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7/9
C.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44只/hm2
D.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大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小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数量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4 . 科研团队在某林地(面积:1km2)选取5个样方(样方面积:20m×20m)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下表为3种乔木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样方
编号
马尾松(株)麻栎(株)枫香(株)
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幼年成年老年
10191420710
200620401121
302616221000
40071822912
50091530600
A.估算该林地麻栎种群的个体数量是50000株
B.林木的种群密度越大,林木的总生物量越高
C.该林地马尾松、麻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群落分层现象明显
D.该林地处于森林演替中,采伐部分马尾松能加速演替进程
5 . 在调查生活在隐蔽、复杂环境中的大熊猫种群密度时,可采用分析粪便的方法。在野外,先确定哪些粪便来自大熊猫,再通过分析其中的微卫星DNA分子标记从而确定来自哪只大熊猫个体。通过该方法现已查明,在2003年到2004年间,某一区域的大熊猫为66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是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
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对大熊猫不良影响小、操作简便的优势
B.扩大选取粪便的面积、延长调查时间,便可确定该地区大熊猫的准确种群数量
C.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属于编码基础代谢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
D.若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发生突变,可能会造成调查结果出现误差
2023-08-21更新 | 4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随着样方面积的扩大,样方内的物种种类随之增加,最初增加很快,之后逐渐缓慢,形成一条曲线,叫作种一面积曲线(如图所示);根据种一面积曲线不仅可以估算群落的物种数,还可以作为自然保护生物学中确定保护区面积的依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时,样方面积最好是S3
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群落的种群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D.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7 .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就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一定持续下降
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
8 . 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该水域减少一倍,其它条件不变,该水域的补充量也将减少一倍
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该动物增加的比例最多
C.亲体数量等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
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2023-08-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023-08-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hm2 =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错误的是(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