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
(1)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3)从理论上讲,第二次被捕捉时动物躲避捕捉的能力增强,所以调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量要小(      )
(4)种群“J”形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
(5)种群数量远小于K/2时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      )
(6)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目的是增大鱼塘的环境容纳量(      )
(7)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
(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
(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且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
(10)竹林中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1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12)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体现(      )
(1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均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
(14)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会出现重叠现象(      )
(15)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
(16)由于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所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不利的(      )
2024-06-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利用趋光性诱杀红棕象甲(一种昆虫)与使用灯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相同(      )
2023-11-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4讲 群落及其演替(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