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2020 年初爆发的沙漠蝗灾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 20 多个国家,严重威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B.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助于预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C.沙漠雄蝗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趋避同种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繁衍中有重要作用
D.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就会导致其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
2021-06-04更新 | 4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2 . 阅读以下 2 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0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从 2020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材料二、2021 年 5 月 17-30 日,即将在昆明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是全球共同的重要议题。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有研究表明,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白曁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位于长江食物链顶层的珍稀物种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亦岌岌可危。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1)科研人员为了监控长江中华鲟、江豚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为进一步恢复其种群数量,研究人员提出人工辅助繁殖中华鲟、江豚再放生到长江水域的措施。该措施可以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多样性。
(2)生态学家指出,《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对长江濒危物种江豚种群的恢复可谓是及时雨,具有积极的意义。请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阐述其中的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1 点即可)
(3)长江苦无鱼久矣,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 0. 15%,对中国人“餐桌”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对长江水质的净化及改善、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维系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十年禁渔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4)为了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人提出:可大量围捕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大型本土凶猛肉食性鳡鱼。你认为该方案可行吗?请你对该方案作出判断,并用“收割理论”的主要观点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下表中的为达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相应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

B

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应在视野不变的条件下,在载物台上更换细胞环境溶液

C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体数目正在发生变化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D

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计数各样方中所调查的数量,并计数平均值


A.AB.BC.CD.D
2021-06-02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4 . 我国于2020年11月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的基本情况
B.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C.研究人口的流动情况需调查迁入率和迁出率
D.实施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出生率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2021-05-28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珠海市一中高三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5 . 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 2 个岛屿上调查了社鼠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A、B 岛环境条件(面积、植被、气候等)相似,没有迁入和迁出,但 B 岛上青毛硕鼠的数量明显多于 A 岛,而且 6-8 月发现有野猪捕食迹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人员调查社鼠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社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C.B岛社鼠数量下降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竞争和捕食
D.4 月和 6 月分别是 B 岛和 A 岛的最佳灭鼠时机
2021-05-28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学业质量监测(二模)生物试题
6 . 一块农田中种植有甜玉米和糯玉米,玉米螟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玉米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农田中物质循环再生
B.该农田中所有玉米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C.玉米螟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的基础
D.农田作物上的蚜虫呈集群分布,应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2021-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四校高三联考生物试题(中山、惠中等)
7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某市为聘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府号召,对破坏的部分地域进行生态恢复,将荒山变成架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
(1)区别果林和鱼塘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果林中飞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_______法进行调查。
(2)开始时人们在荒山上种植品种单一的人工林,结果出现了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
(3)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鳊鱼。输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一部分流入鳙鱼,一部分储存在浮游动物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
(4)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__________
2021-05-1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生物试题
8 . 蝗虫卵会在特定的月份发育为跳蝻,这是治蝗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地招引粉红椋鸟治蝗效果,对防控区跳蝻密度的变化情况和对照区的进行比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不同时间防控区和对照区中的跳蝻密度

调查序号

跳蝻密度/(头/m2

防控区

对照区

第1次

51.3

37.8

第2次

27.9

36.5

第3次

6.6

21.8

第4次

0.0

15.5


A.在调查时,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跳蝻密度
B.在调查期间,对照区跳蝻密度不会超过37.8头/ m2
C.从实验结果分析,招引粉红椋鸟具有一定治蝗效果
D.由实验结果推测,跳蝻密度变化还受自身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2021-05-07更新 | 52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综合测试(二) 生物试题
9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渔业上确定捕捞强度,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B.利用标志重捕法可以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
C.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鲤鱼的产量可能相同
D.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应该在鲤鱼种群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捕捞
10 . 东亚飞蝗是造成“蝗灾”的主要蝗种,某研究者连续2年调查了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可定期对该地区的飞蝗虫卵丰富度进行统计
B.干旱环境有利于东亚飞蝗的大量繁殖
C.气温高低与东亚飞蝗虫卵的孵化无关
D.气温和降水量直接决定了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
2021-04-25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