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2 . 拉关木是真红树植物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南美、西非等地,1999年从墨西哥被引入海南东寨港,2007 年从海南东寨港引种至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2017年,研究人员对珠海淇澳岛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幼苗扩散现象进行调研发现,拉关木林垂直分布明显, 林下植被主要为本土植物:老鼠簕;拉关木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树林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答出两点条件)。
(2)研究人员在拉关木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表明拉关木在淇澳岛构成生态入侵的可能性较_____(选填“低”或“高”)。
(3)红树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明显高于陆生植物,这一特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3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17日,西非、东非和南亚 20多个国家受到蝗灾影响,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它们只有大约3个月的生命周期,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进食、产卵、死亡。当前的蝗灾始于红海附近,初期在东非的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扩散,4 月“蛭灾”已经肆虐到了巴基斯坦。
材料二∶2020 年4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消息称,由于受非洲螺灾和疫情影响, 2020 年世界范围内将有 2.65 亿人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1)控制蝗虫的种群密度是避免蝗灾的重要手段,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是杀灭__(填“虫卵”、“若虫”或“成虫”),调查蝗虫若虫“跳蝻”的密度常用___法,其原因是___
(2)此次粮食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我国的粮食产量逐年创新高,现有库存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为保证优质的储粮供应,粮仓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如低温、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科学》2004年的一篇论文指出∶“蝗虫从独居到群居的转变,始于它们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发现并嗅到对方发出的气味,或者用后肢彼此触碰,”这说明了___信息在促进种群繁衍中的重要作用。蝗虫可入药,加工后可食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4)研究者对草原上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实验发现,当雏螅密度小于5 只/m2时,牧草产量仍能增加,原因是____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消灭蝗虫,保证农业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是___
4 . 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推测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5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2020-07-12更新 | 8122次组卷 | 8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一种类害虫(具有趋光性)以蔬菜的叶片为食,成蛾夜晚活跃、交配产卵,白天藏匿于隐蔽处。该蛾类在交配季节会释放性外激素,施用人工合的性外激素可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这种类的种群密度
B.性外激素属于雌、雄个体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信息
C.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防治,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D.该实例不能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7 . 下列对生态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给海龟佩戴电子定位环调查其迁徙路线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B.调查一个废弃的矿坑中丰富度的变化属于群落演替研究的内容
C.调查红树林滩涂上贝类的种类和数量可用样方法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黄鼠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的时间间隔应长一些
8 . 科研人员研究了喷洒农药对棉花蚜虫种群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花蚜虫的种群密度
B.施药后第1天内蚜虫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药物毒力和种群迁出有关
C.施药后第3到9天内,蚜虫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D.研究表明,农药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药效维持时间短
9 .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迁徙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生物多样性极为复杂与独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少竞争
B.保护区的建立会影响到该湿地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的丰富度
D.该湿地生态系统有利于维持迁徙鸟类的种群密度
10 . 任何自然种群是不可能无限增长的,种群达到一定密度后,就会因某些限制因素的作用而停止增长。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与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小动物种群的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够间接影响该种群的出生率和迁入率
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群死亡率随之增高,这可能与种内斗争加剧有关
D.改善限制种群增长的环境因素,则该种群密度会增加,导致丰富度提高
2020-03-17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