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种群密度的数据应采用各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B.据图分析,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较高的是优质牧草A
C.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为因变量
2021-04-24更新 | 64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2 . 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调查研究,表述错误的是(       
A.调查比较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标志重捕法调查鸟类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死亡会比实际值偏小
C.群落中分解者数量太少,则最先出现营养危机的是生产者
D.提高濒危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021-04-20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4月第二次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3 .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某地红树林生物资源量丰富,其中螃蟹以滨螺为食,滨螺每年4月进入繁殖期,主要以藻类为食物,特别喜食竞争力较强的小型绿藻浒苔。滨螺种群密度与藻类种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滨螺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可根据_______预测滨螺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滨螺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均在12月达到最高值,但4月种群密度增加明显,生物量的增加速度却不大,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滨螺种群密度小于220个/m2时,随滨螺的种群密度增加,藻类种数也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滨螺和藻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滨螺并不能得到藻类的全部能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构建滨螺和藻类两者数量变化的负反馈调节模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由于工业发展,红树林破坏问题日趋严重,甚至有些红树林变成荒地,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3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广东卷)
4 . “龙舟水”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会使人工鱼塘水质变浑浊、有机污染加剧、鱼类逃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某养殖鱼的种群密度来评估损失程度
B.可用抽样检测法检测鱼塘水中某种有害微生物的种群密度来评估污染程度
C.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消除
D.若鱼塘污染严重,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通过正反馈加剧污染,导致更多鱼类死亡
2021-04-0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生物试题
5 . 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青藏高原地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藏羚羊的数量呈“S”型增长
B.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藏羚羊的基因多样性
C.调查藏羚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大
D.为提高藏羚羊的种群密度,应禁止在其活动区域进行放牧等人类活动
2021-03-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0-2021学年高三综合测试生物试题
6 . 大闸蟹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如图为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a~k表示能量值(单位:kJ)。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调查大闸蟹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为提高大闸蟹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中d代表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可能会大于20%,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大闸蟹天敌的雄性个体,通过影响某天敌的___________降低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诱杀天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4更新 | 74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1生物试题
7 .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农村污染的防治。某地农民通过发展鲮鱼养殖已经逐渐致富,可是高密度水产养殖引起了水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影响鲮鱼的产量。如图所示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鱼塘的塘边到塘中央生长着不同的生物类型,体现了群落的______。若要调查图中鱼塘鲮鱼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法。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句中的“蛙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取样时宜采用_______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3)该鱼塘中所有的鱼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假设鱼塘中的鲮鱼只捕食蓝藻和小虾,小虾只捕食蓝藻,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当蓝藻被鲮鱼直接捕食的比例由2/3变为1/3时,理论上来说,鲮鱼的产量会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养殖期间,可在鲮鱼种群数量达到K/2与K之间时进行捕捞,并把剩余量控制在K/2,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现藻类水华的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6)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同时溶解氧也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3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生物试题
8 . 下列技术或研究方法与相关内容完全匹配的是(       
A.同位素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
B.高速离心: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分离
C.模型建构:理想条件下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
D.样方法:调查某地田鼠的密度
9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草原群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具有水平结构
C.—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构成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
D.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
10 . 调查草地上某种老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
C.抽样检测法D.取样器取样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