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代表增长率
B.雪松种子常落的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C.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D.某种群年初个体数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则年出生率为10%
2 . 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害虫害虫天敌
蚜虫(头/枝)螨(头/叶)小花蝽(头/枝)瓢虫(头/枝)盲蝽(头/枝)
生态果园39.30.340.470.290.33
对照果园79.12.580.150.160.02

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
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
D.害虫与害虫天敌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的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株/平方米。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

①图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②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_______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 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5 .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设计以下实验:
1.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 ,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振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2.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 次。
3.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4.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下图

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要分析:___________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浓度。
(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__
(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计数。
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
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
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
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
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____________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的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___________
6 . 将野兔引入某岛屿,1~7年野兔种群的相对增长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7年中野兔种群的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
B.第4年开始,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该岛屿上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第4年时野兔数量的两倍
D.图中的数据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后得出
7 . 下图甲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图乙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针对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三种类型种群的发展趋势一般不会出现图乙增长趋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C),图乙中d点表示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对应图丙的点是___________。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___________(填a或d)点开始防治。若捕捞经济鱼类,为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应在___________(填a或c)点开始捕捞。
2023-12-13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测定结果为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量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填“种类”“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个亚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
2023-12-13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