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Tilman模型用于描述植物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如图1所示,Tilman模型以零增长线(ZNGI)为出发点,ZNGI表示某种植物利用两种必需营养元素(如氮和磷,可用X和Y表示)时,该种植物能存活和增殖的临界线。当两种资源量位于ZNGI线上的各种X-Y组合时,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当两种资源量位于ZNGI线以上和以右的各种X-Y组合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并利用更多的资源使两种资源量回到ZNGI线,种群数量进而保持稳定;当两种资源量位于ZNGI线以下和以左的各种X-Y组合时,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直至灭亡。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所示的物种A和物种B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关系。
(2)当X和Y两种资源量位于图2中的区域①时,物种A和物种B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X和Y两种资源量位于图2中的区域②时,物种A和物种B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生长于较高密度种群内的植物,由于密度的抑制作用,种群内个体会逐渐死亡,数目逐渐减少,直至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变化叫自然稀疏。下图表示某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最大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间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构建该数学模型的条件有:植株形状、生长速率相似,土壤肥力均匀等
B.在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等
C.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其总质量会逐渐减少
D.个体在基因、空间位置等方面的微小缺陷会使其成为自然稀疏过程的牺牲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