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线性天然水道”,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路径,更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自我净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经该河流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和化能合成自养型生物利用的能量之和
B.图中的自我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C.河流中有急流和缓流两类生物群落,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D.图中 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氧气
2 .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等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下图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 。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 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

(3)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提出“羊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个体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并回答问题:甲组同时向草坪中抛出 20 个相同橡胶圈,乙组同时向草坪中抛出 20 个相同橡胶棒,丙组则同时向草坪抛出__________。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①补充丙组实验操作__________。测试时要求甲乙丙 3 组抛出橡胶圈和橡胶棒的距离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②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_____
③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2024-01-05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列相关实验中均涉及到酒精的使用,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只用95%的酒精溶液对根尖解离
B.70%的酒精可用于外植体杀菌或处理保存土壤小动物
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然后在层析液中分离
D.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4 .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云南南部,是亚洲象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亚洲象的数量下降了90%。不过由于我国对亚洲象保护工作的重视,在我国境内,数量不降反升。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热带雨林和温带常绿阔叶林这两种不同的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
(2)亚洲象成年后仅雄性长有象牙可用于制作工艺品,在历史上曾被大量捕杀,导致种群的___________失衡,种群数量锐减。随着对非法盗猎的大力打击及一系列保护措施后,情况显著改善,西双版纳境内亚洲象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研究发现,目前影响亚洲象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天然林是影响亚洲象栖息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它为亚洲象提供了隐蔽场所和休憩场所。同时,经济林的存在又使天然林呈不连续分布,象群间产生了__________,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增加了小种群的灭绝风险。从人为干扰破坏到恢复亚洲象栖息的天然林需要经历次生演替。演替是指__________
(4)研究亚洲象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等。
a.栖息地b.区域内的出现频率c.食物       d.与其他物种的关系e.种群密度f.天敌
2023-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物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形成空隙的现象。生态学家Runkle和Barden对林窗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影响林窗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老龄树死亡形成朽木,不久之后朽木上长出蘑菇、苔藓﹑蕨类,蚂蚁、老鼠等生物也来此定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微型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林窗形成后,首先是草本植物迅速生长,第二年长出灌木并逐渐成为优势物种,影响草本和灌木等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是_______________,在林窗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
(3)调查林窗土壤小动物类群的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分析图形信息可知,影响林窗植物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
(4)草的“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
2022-12-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2-2023学期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为探究校内植物园土壤中的细菌种类,某兴趣小组采集园内土壤样本并开展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样时应随机采集植物园中多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
B.培养细菌时,可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越低,越容易得到单菌落
D.鉴定细菌种类时,除形态学鉴定外,还可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
2022-09-02更新 | 5175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
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
2022-09-02更新 | 6324次组卷 | 19卷引用:押题点06 种群和群落-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8 . 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A

B

C

D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 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
2022-06-23更新 | 9083次组卷 | 23卷引用:押第23题 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9 . 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B

523

568

103278

104118

36.67

40.86

14.10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2022-06-13更新 | 10699次组卷 | 29卷引用:押第23题 生物与环境模块-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10 . 科研人员对洞庭湖环湖丘岗区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土壤动物群落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Ⅰ层Ⅱ层Ⅲ层Ⅰ层Ⅱ层Ⅲ层
茶林2111820127
阔叶林17121017128
竹林1814921139
洞庭湖丘岗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的分布
(Ⅰ:0~5cm;Ⅱ:5~10cm;Ⅲ:10~15cm)
A.表中信息说明,土壤动物群落也具有垂直结构
B.三种生境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
C.可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调查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