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0 道试题
1 . 我国劳动人民在明代就已经将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不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C.四大家鱼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D.池塘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2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B.沿海滩涂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C.荒漠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且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D.秸秆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可改善土壤结构
2023-12-24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
3 . 生态学家Grime用三角形模型来解释植物的适应性(如图所示),该模型认为植物往往只有竞争能力强、抗生境严峻能力强、抗生境干扰能力强三种对策中的一种。Grime将生境的严峻定义为限制植物干重增长的外部强制因素,如光照、水分不足等,将生境干扰定义为破坏植物生物量的外力因素,如火烧、霜冻等。

   

(1)Grime的三角形模型属于__________模型,据坐标图推测原点附近的植物的适应性对策为_______能力强。
(2)离乡间小路远近不同的地方,杂草的分布和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茎秆低矮的车前草等植物;几乎不被踩踏的地方,生长着茎秆较高的狗尾草等植物。依据Grime的三角形模型分析,狗尾草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强,车前草的_____________能力强。
(3)我国库布齐沙漠日照强烈,地表温度高且降水蒸发快,结合Grime的三角形模型,在对该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选择种植抗生境严峻能力强的胡杨、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在修复过程中,我国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首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请从生态修复的角度评价这种新型产业模式的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所示,左、右图分别为治理前、后某单细胞藻计数情况(一个计数室共25个中格)。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少了______个/L。

   

(5)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5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


(6)从2020年10月起,政府对太湖实施十年禁渔。太湖禁渔期间_______(能/不能)提高太湖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2023-12-21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在自然界中,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三个阶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相对稳定阶段群落内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群落结构更加复杂
B.侵入定居阶段到竞争平衡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并未改变
C.竞争平衡阶段,经过竞争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可以达到相对平衡
D.成功定居的先锋植物可能会通过影响环境来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2023-12-1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徐州中学、沭阳如东高级中学、宿迁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5 . 如图所示为某自然湖泊生态系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带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湖沼带和深底带
B.限制深底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溶氧量
C.研究某种植物生态位通常研究其栖息地、天敌等
D.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一年四季会发生周期性演替
6 . 下列关于群落的类型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组成是区分荒漠和草原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
B.人工林中的红松高低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存在激烈的竞争,无法达到平衡
D.沼泽、河流、湖泊、海洋都属于湿地生物群落
7 . 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湖泊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调查时段

物种数

植物类型

优势种

入侵前

100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龙须眼子菜等多种

入侵后

22

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水葫芦、龙须眼子菜

10

浮水植物

水葫芦

A.Ⅰ时段群落中植物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B.Ⅱ时段沉水植物因光照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弱而消亡
C.Ⅲ时段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低,不存在垂直结构
D.水葫芦入侵后的湖泊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8 . 某淡水湖中小岛众多,风景优美,吸引大量游客观光、疗养,造成向湖中排入了大量富含N、P等元素和有机物的生活污水,造成污染。

(1)大量排入污水导致湖面漂浮着层“绿膜”,形成“绿膜”的主要生物是____________。与植物相比,其结构上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该湖泊中有机碳生产率进行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率很高,而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治理时,相关人员在岸边大量种植挺水植物,既能净化水体又能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其中水生美人蕉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抑制藻类生长,也能开花吸引昆虫,这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区域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
(4)在污染严重的水域周围建立如图2所示的人工湿地,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5)图3中的Ⅰ和Ⅱ分别表示该湖泊在污染过程中某种食草鱼类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则在____________点时,该种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图4表示该湖泊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物成分,其中____________可表示图3中的鱼类。
(6)结合题意,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
9 . 我国古文、古诗词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是利用了绿豆上寄生的根瘤菌固氮进行肥田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C.“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体现了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2023-11-3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如图是某处裸岩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Ⅰ与Ⅱ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B.阶段Ⅰ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以演替的起始条件作为依据判断上述是次生演替
D.演替能否形成森林与环境有关,与演替类型无关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