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为遭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可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___
(2)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据图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
(3)图中所有生物___(填“是”或“否”)构成一个群落,理由是___
(4)若要研究大米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答出3点即可)。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
2 . 现发现一种水鸟a主要在某湖区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并以湖区的某些植物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请回答:
(1)雄性水鸟在繁殖期抖动羽毛吸引异性,这是___信息,说明___离不开信息传递。湖区里的植物、水鸟、细菌等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
(2)在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湖区附近村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
(3)生态位可以分成不同类型,营养生态位反映了物种间食物组成的相似程度,空间生态位反映的是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程度。现发现另一种主要栖息在岸边的水鸟b与水鸟a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从生态位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2024-04-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川苔草通常生活在河川溪流中,是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对水质要求极高,在水流湍急、水质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中附石而生。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中生活的川苔草、小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川苔草开花时,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2)假设川苔草是该溪流中唯一的生产者,某种小鱼是唯一的消费者,图示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其中①和②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种昆虫刚迁入该区域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多年后,随着该生态系统组分增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___________
2023-05-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4 . 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
(2)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结构,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通常,草原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4)每年有大面积的草原遭受鼠害和虫害。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三项)等。为了防止草原生态系统退化,“退牧还草~是缓解的措施之一,这样做可以降低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从而使食物网越来越复杂,达到提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稳定性的目的。
2023-02-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_____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_____(填序号)与_____(填序号)的速率相同,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图中若缺少_____(填字母),该生态系统因遗体堆积必将崩溃。
6 . 遵义市某湿地公园是政府投资建设的重大生态环境改善项目。该湿地治理前,由于排入其中的污水增多,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沉水植物地上部分(根以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污染的水体。
(1)该湿地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 ,污水过多流入湿地,可能会使水体中_____(答两种即可)等元素含量增加,造成“水华”现象,沉水植物的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无机盐离子,净化水体,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湿地,否则难以净化,说明_____
(2)研究者从该湿地中取底泥分别培养黑藻和菹草,测定其生长率和不同部位镉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下所示。综合分析,研究者认为黑藻更适合修复镉污染的水体,其重要证据有:①_____;②_____
沉水植物富集系数迁移系数
地上部分根部
黑藻0.330.410.79
菹草0.211.010.21

(3)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从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分析,原因是_____
7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较简单,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_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
(6)此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写出鹰获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
8 . 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1)图中群落是指_____,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_____
(2)据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_____
(3)据图可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的协调。
(4)同一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通常呈负相关,但也有特殊情况,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很高或很低,请你举例说明:_____
9 . 玉米地生态系统中,甜菜夜蛾幼虫啃食玉米叶片后,玉米会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挥发物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卵寄生。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玉米地中的玉米、甜菜夜蛾、小茧蜂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玉米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挥发物吸引小茧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
(2)甜菜夜蛾幼虫、玉米和小茧蜂之间的关系是长期______________的结果。为了解玉米地中的甜菜夜蛾幼虫的密度,可以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调查。
(3)某年该玉米地中甜菜夜蛾泛滥,人们通过喷洒农药杀灭了部分甜菜夜蛾,此过程中甜菜夜蛾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16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八)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