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水体富营养化可形成水华现象,蓝藻是水华中常见的藻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上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原核、真核)生物,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和________
(2)水体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N、P等无机盐.不久,蓝藻也大量死亡,使水体发臭,从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导致水体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
(3)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水体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次样本,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则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
(4)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荷花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产者是_______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藻类与荷花存在________关系,藻类与鱼存在________关系.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5)控制蓝藻疯长的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色灾害的有效途径,从蓝藻中提取的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_
2020-09-3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生态系统a-d种群中d一定是生产者
B.若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则Y可表示物种丰富度
C.若Y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捕食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b短时间数量增多
D.若Y表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d的代谢能力最强
3 .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和利用
B.甲、乙、丙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退耕还林初期多是杂草,高度差不多,因此此时群落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4 . 下列关于池塘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池塘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