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近几年我国西北地区经常遭到大风暴的袭击,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水土大量流失。为了保护广阔的草原面积,京北坝上第一草原利用沙棘的耐旱、抗风沙特性,在已盐碱化的土地上种植沙棘用于恢复生态,从而保持水土,下图1为预期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示意图。

(1)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在该盐碱土地,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得到保留,原有的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故该地区沙棘,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演替。
(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   ,动物也有类似分层现象。
(3)该群落中沙棘种群在年初个体数为500个,一年内新生个体100个,死亡个体50个,则该种群这一年的出生率为_____
(4)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沙棘群落进行深入调查,并绘出该群落的沙棘与甲、乙两种动物的数量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2)。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乙种群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

(5)对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_方法对小动物进行采集,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撂荒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研究人员以A地弃耕玉米田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撂荒2年后A地形成以沙芦草等低矮喜阳耐旱植物为优势种的草本群落。4年后,一些适合生长在中生湿生环境,体型较大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逐渐成为优势种而喜阳小型草本不再是优势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A地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一般采用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
(2)此种演替属于_______演替;与撂荒初期相比,4年后A地土壤含水量________;喜阳小型草本不再是优势种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与体型较大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竞争__________时处于劣势。
(3)要研究A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统计。_____________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4)同为黄土高原撂荒的B地,近30年来优势种始终是一些喜阳的草本植物,A、B两地群落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地________(填光照”“水分”或“温度”)条件不同,B地群落中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垂直结构。
2022-08-2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四生物试题
3 . 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优势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演替
C.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发生变化
D.开展退耕还草后,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9-10高二下·浙江衢州·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4 .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2021-08-22更新 | 19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塞罕坝是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无霜期最短、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自塞罕坝机械林场组建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由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变成万顷林海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由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变成万顷林海,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这一绿色奇迹的创造,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
(2)今天的塞罕坝,土壤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通常,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会太长,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践证明,荒漠变林海可以使当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片草原被烧成灰烬,之后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初生演替的顺序是“苔藓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D.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一种演替类型
2021-06-24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现象及方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生根”——赤霉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红柿摘下,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与蜾蠃之间是捕食关系,此过程中能量由蜾蠃流向螟蛉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古道上逐渐长出了芳草,蕴含了次生演替的现象
2021-06-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部分农田蜘蛛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9 . 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C.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人为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自然演替
D.草原上的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10 .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由于过度垦殖、气候变化等原因,境内植被曾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多年不懈的综合治理,境内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目前的3%,年流入黄河泥沙由5.3亿吨减少到1.9亿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渡地带与弃耕的农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
B.该地区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之前的优势物种逐渐灭绝
C.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都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不同
D.该地区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020-09-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