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常绿灌木岩蔷薇,在其种子成熟时,枝叶里挥发性精油的储量增加,在骄阳照射且气温超32℃时,岩蔷薇就会自燃,与其一起生长的植物甚至周边大量植物将无一幸免,而其带有防火外壳的种子全部掉到灰烬中。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与岩蔷薇一起生存的植物多数存在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关系
B.在岩蔷薇引发燃烧的区域中再次出现各种生物属于次生演替
C.岩蔷薇种群生态位是长期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夏季干旱区域因为自燃使岩蔷薇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可能相对较少
2 . 自20世纪60年代起,对长江中游某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水面积缩减近50%。对该湖泊多种生物的调查表明,水生植物、鱼类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类群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水生植物种类92种68种
占优势的物种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黑藻
鱼类种类74种54种
占优势的物种鲤鱼、鲫鱼、鳊鱼鲫鱼、黄颡鱼、红鳍鲌
A.去除人类活动,该群落一般会朝着人类活动出现之后的状态进行演替
B.人类活动使该湖泊群落演替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
C.人类活动只影响了该群落演替的方向,并没有影响该群落演替的速度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会超过群落外界环境变化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 . 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退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比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速度快
B.已知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数量
C.据图分析可知,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小
D.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
2024-01-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冬小麦秋季播种,经冬季低温诱导才能在春季开花的春化作用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光照、温度等物理信息会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
③用“密网”捕捞会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④人类活动使群落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演替
⑤中等强度的森林砍伐(约K/2左右)有利于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负反馈调节产生的基础
A.①③④⑥B.③④⑥C.③④D.③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被灌丛取代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变化
B.人类的开垦活动没有改变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群落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2024-05-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研究表明,森林和草原火灾是引起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精细量化森林和草原火灾碳排放,对减排降碳等环境政策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森林和草原火灾降低了碳存储,增大了碳排放
B.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更快
C.森林火灾后,林下苗木的生长速度加快
D.火灾过后,森林、草原的恢复属于次生演替
7 . 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外侧的草原生态系统,其生物类型呈现从森林向草原过渡类型特点。下列有关林缘草甸生态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
A.林缘草甸中食物网相对复杂,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强
B.森林某些物种密度可能因不适应林缘草甸的环境而下降
C.林缘草甸生态系统各种群密度也明显高于内外两侧生态系统
D.林缘草甸具有与森林、草原不同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湿度
2023-07-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时,需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统计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裸石上发生了初生演替
B.前120天,裸石上的物种数量逐渐减少,之后趋于稳定
C.120天后,裸石上各营养级构成了正金字塔形的能量金字塔
D.120天后,裸石上群落的结构和周围类似石块上群落的结构相似
9 . 2021年,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共完造林任务1343.8万亩。2022年,三北工程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落实科学绿化,推动退化林草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北工程建设中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会影响当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造林时在环境适宜地区,多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可提高物种丰富度
C.砍伐林地中树龄过大的个体,可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并改善林内通风、光照状况
D.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有利于提高三北工程的恢复力稳定性
10 . 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统计物种数的同时也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即相对多度,图中的相对多度=(某十种植物的个体数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100%。在某退耕农田的自然演替过程中,甲、乙、丙三种植物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第30年至第50年间乙种群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小
B.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类型不相同
C.若丙个体较大、数量有限,则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丙的相对数量
D.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