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在某地人工桉树林中,乔木层桉树占绝对优势;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与桉树的密度有关:桉树密度为750株/dm2时,灌木层有17个树种,草本层物种也较丰富;桉树密度高达1000株/hm2时,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桉树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度较低,主要与光照有关
B.人工桉树林中桉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当人工桉树林中桉树密度高达1000株/hm2时,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人工桉树林被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可影响其速度
2024-06-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2 . 使用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但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某湿地的多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以上措施使水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从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过程中,水体生物群落出现了初生演替
3 .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成为重中之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常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对某湿地地面活动的小动物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可以较直接地得出动物种群的________(答出2点)等数量特征。
(2)某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对勺嘴鹬(以谷物为食)的生态保护中,采取了塑造微地形、建设栖息地、繁殖岛、植被生态岛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勺嘴鹬种群的________。在湿地的建设和保护过程中,人们清除了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互花米草被清除比例达99%的治理区,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在1年内总体呈增加趋势,鸟类种类及数量也均比治理前显著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对黄河湿地的治理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
(4)虽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明显向好的趋势,但由于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三方面污染,黄河水质还有待改善。如果你是一位环境工作者,请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黄河水域治理给出一些建议: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4-05-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近年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号召,微山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净化水质、消除污染,出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回答下列问题:
(1)微山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结构。
(2)在水底生活着一种椎实螺类,可以用___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浮床上有很多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之间存在___关系,可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3)在湖边有一块农田,因为早年水体污染农民不再耕种,由于气候干旱少雨,这块农田最可能长成草地或稀疏的灌木丛,这属于___演替。
(4)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了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5)该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很快消除污染。该湖泊区域风景秀美,盛产多种美食,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
2024-04-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龙虾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汉中市多地创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立体生态农业,助力群众增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小龙虾入侵某地的最初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会迅速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繁殖季节,雄性小龙虾挥动前肢的大螯吸引雌性前来交配,雌雄个体间传递的这种信息属于______信息。
(2)稻田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农田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杂草。这属于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是指______
(3)在稻田中引入小龙虾,可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______。小龙虾摄食多种杂草和稻田害虫,根据其食性推断稻虾共作模式能使水稻增产的原因是______(答两点)。
(4)小龙虾已经成为夜市中的金牌小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小龙虾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中依然可以存活,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的______作用在人体内积累。
2024-04-0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6 . 柑橘果园生态系统常见于我国南方各地区。某地区在柑橘树下种植草菇,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适宜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已知柑橘树的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回答下列问题:
(1)草菇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调查该果园生态系统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为虫害防治提供依据,调查蚜虫种群密度时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答出2点)。
(2)与自然林相比,该柑橘果园生态系统易爆发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___
(3)生态果园疏于管理,会杂草丛生,长期下去将会发生群落演替。在此过程中,优势种会发生变化,灌木将取代杂草,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十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7 . 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是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进行的。
(2)核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___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对____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____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属于群落的____结构,该实验区的____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024-04-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西部某防护林带地处沙漠边缘总体为长条形,被誉为“绿色长城”,种植有新疆杨、柽柳、胡杨等树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防护林带胡杨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取样方法为______,简要说明如何计算胡杨的种群密度:______
(2)防护林所在地原来是一片沙丘,从沙丘变为防护林,此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防护林是人工建造的“生态屏障”,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原因是______
2023-08-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9 .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分层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它们之间虽然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___________(填“种间关系”),但可以因对环境资源利用错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2)草地退化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演替一般朝着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进行。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
(3)我国政府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属于___________(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
10 .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珍禽异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因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变成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后又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努力,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又由11.4%提高到75.5%,被赞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

   

(1)塞罕坝由黄沙遍地、禽兽罕至的荒漠,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和珍禽异兽的天堂”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在塞罕坝改变初期,建设者们在引种植物时应充分调研引种植物在原生地的生态位,调研内容包含______(答两点)方面。
(2)某生态小组调查塞罕坝蒙古黄芪种群动态的结果如图所示,其中Nt和Nt+1分别表示种群初始个体数和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个体数,虚线表示Nt=Nt+1,A点为现阶段蒙古黄芪所处位置。请结合调查结果分析,现阶段是否需要加大对蒙古黄芪的保护力度,并阐释你的理由_________
(3)为进一步调查人工引种乔木后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生态学家调研了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变化,调查数据如下表:

郁闭度(%)

0

20

40

60

80

100

黄花胭脂花

15.3

13.5

10.8

7.4.

4.3

2.4

沙芦草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类似的情况下,随着郁闭度增加,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黄花胭脂花和沙芦草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