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淳朴智慧的中国人民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提到“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种棉二年,翻稻一年,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种黄栗之法:治地成畦,约一尺二寸成行分种,空地之中,仍要种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欲除蝗应图涸泽之地”,指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提高成虫的死亡率
B.“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腐烂的草根为农作物提供了有机物和无机盐
C.棉稻水旱轮作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使害虫无法生存
D.“空地之中,仍要种豆”的主要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4-04-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 . 桃蚜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喜欢群居,活动能力较差,危害多种作物。在桃蚜生活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草蛉等多种昆虫都会捕食桃蚜,科研人员发现,当桃蚜数量爆发时,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能吸引草蛉的成虫,使其迅速定位猎物。
为探究合适的桃蚜防治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同种作物若干,随机均分为CK、T1、T2三组,每组接入桃蚜成虫100只,CK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T1组每隔7天投放一定量的草蛉,T2组每隔7天喷洒相同浓度的吡虫啉悬浮剂(1种杀虫剂,存在生物富集现象),3周内定期调查各组作物上桃蚜的种群数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K组后期桃蚜数量爆发不再记录)。实验结果为:

组别

处理前

处理后1天

处理后7天

处理后14天

处理后21天

CK

100

184.33

287.55

T1

100

106.86

75.65

53.22

37.12

T2

100

7.58

14.11

21.78

38.36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桃蚜的草蛉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调查某片农田中桃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在草蛉定位桃蚜的过程中,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组T1使用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T1组出现处理后1天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T2组的防治效果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与T2的防治方法相比,T1组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至少答出2条)。
3 . 在广袤的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生活着角马、斑马、羚羊、狮子和鳄鱼等动物,它们和草原上的其他生物共同繁衍生息,构建出一幅野性、狂野的自然生态画卷。回答下列问题:
(1)角马、羚羊和狮子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画出塞伦盖蒂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网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生产者_____,消费者通过食物网取食获取,分解者_____
(2)每当雨季来临,塞伦盖蒂草原上的牧草长出嫩芽,散发出的气味吸引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植食性动物前来啃食。牧草散发的气味属于_____信息,植食性动物往往啃食数量多的牧草种类,这种啃食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在于_____
(3)捕食者狮子在捕食角马、斑马和羚羊等被捕食者时,往往捕食种群中年老多病或幼年的个体,一般不会将被捕食者种群中所有个体都吃掉,其生态学意义是_____
(4)在实施草原生态工程修复时,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有人提出“对退化的草原区域不能只是单纯的保护,也应适度的干扰来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_____

4 . 立夏可分为三候,据《礼记 ·月令》记载:初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蝼蛄鸣声属于物理信息,对生物种群的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B.蚯蚓作为分解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作物在夏季能快速生长与气温升高和雨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D.王瓜、蝼蛄和蚯蚓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023-05-13更新 | 4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些重金属,如镉(Cd)和铅(Pb)在城市淤泥中通常含量丰富,这是由城区或流域的工业化过程所引起的,这些重金属在食物链中也逐步被生物放大。对持续11年的污水灌溉处理的弃耕地群落的土壤和三个营养级的长期观察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食物链有两种基本形式:捕食食物链,其从绿色植物开始,结束于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碎屑食物链,其从死亡有机质开始,到微生物然后再到食碎屑动物和它们的捕食者结束。
A.草原野鼠属于次级消费者
B.这种生物放大作用是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C.重金属元素在食碎屑营养级(蚯蚓)的浓缩要高于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营养级的浓缩
D.可以把蚯蚓作为指示物种,监测污泥处理对群落的影响
2023-05-11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学高考冲刺生物试卷(六)
6 .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流经该人工鱼塘的总能量为______;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浮游植物→鱼甲→鱼乙”这条食物链中,鱼乙所含的能量最少的原因是______
(2)养殖户在该鱼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向鱼塘中投放了一批浮游植物以及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一段时间后又投放了一批分别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鱼丙和鱼丁,其中鱼甲可以吃浮游植物,鱼乙可以吃鱼丙和鱼丁,请以浮游植物为起点,在框中画出该食物网。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变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体现了植物在生态系统的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2023-03-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捕食者对猎物的捕食偏好,科研人员将青蟹放入装有足量的个体长度不同、数量相等的6个等级的紫贻贝水池中,统计每天被捕食的贻贝数量和青蟹的能量收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贻贝和青蟹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青蟹偏好捕食长度介于20—30mm的紫贻贝
C.青蟹捕食长度介于10—20mm的紫贻贝能量收益高
D.长度长的紫贻贝可能活动能力相对较强而被捕获的少
8 . 稻花鱼是指利用水稻田养的鱼,稻花鱼不但没有一般淡水鱼的土腥味,反而多了稻花的香味。如图是水稻—鱼养殖的部分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和浮游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鱼和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C.食叶类害虫最多有20%的能量传递给鱼
D.稻花鱼捕食农业害虫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9 . 蜜獾因喜食蜂蜜而得名。蜜獾常通过跟随善于发现蜂巢但不能捣毁蜂巢的响蜜鴷找到蜂巢,并用利爪捣毁蜂巢,与响蜜鴷分享蜂蜜。下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组分 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蜜獾与响蜜鴷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B.图中由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共6条
C.若黑曼巴蛇大量死亡,则短时间内蜜獾和蚱蜢均减少
D.蟾蜍、蚱蜢的存在能够加快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0 . 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
B.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
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D.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022-10-14更新 | 5302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