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近年来,部分农村应用稻田蟹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发展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系统,获得了良好效益。如下图表示某稻蟹共生系统内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稻田昆虫、底栖动物、河蟹等动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最高营养级是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3)该生态系统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在“藻类→浮游动物→河蟹”的食物链中,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可以随着_____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
(4)将杂草全部清除,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24-05-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
Ⅰ.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_____________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乙所代表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_____。若图1中过程③和④的组成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越高。
(2)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3×109 kJ,B的能量为1.5×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的能量是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灾难。有关温室效应及其相关原理的叙述,不恰当的是______
A.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B.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C.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D.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Ⅱ.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4)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结构。
(6)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9更新 | 122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