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

(1)细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鼠和狼分别属于________消费者;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经调查,第一年狼的种群数量为N0,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是原来2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2次以后,狼的种群数量为______N0
(3)若该草原发生过火灾,若干年后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种演替类型称为______
(4)下表是生态系统中第一、二、三营养级的能量(单位为102KJ/m2•a)。

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现存生物中的能量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A

15.91

2.31

13.23

B

871.27

312.58

501.58

C

142.20

51.65

79.13

从表中的数据,可判断第一、二营养级分别为_________(填大写字母)。
2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___
(2)图中B生物在捕食过程中能够依据被捕食者留下的气味去捕猎,被捕食者能够依据B生物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___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学校花园和草地中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设计了探究方案。请补充完成下列在实验室条件下该实验的步骤:取花园和草地等量的离表层5cm深度的土壤(不带落叶)分组并处理,具体的分组和处理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同时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再分别将每组土壤与___________落叶混合,观察记录落叶腐烂情况。
3 .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绿色植物属于______,腐生的细菌、真菌属于______
(2)图中的e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c、d过程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3)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填字母)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4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②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恢复力稳定性
③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5 .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的排放
B.大气中的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C.的排放增多导致了气温升高,该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植树造林、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燃烧的依赖等措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6 . 生物圈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生产者
B.增加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缓解温室效应
C.碳在a、b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进行传递
D.生物圈通过碳循环来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2023-05-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马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同化大气中的依赖于光合作用
B.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唯一手段
C.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会引起的排放
D.大气中浓度升高会引起冰川融化加快
2023-05-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马庄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有A→B→D、A→C、A→D三条食物链
B.图1中的D处于图2中的③、④营养级
C.若图1生态系统存在富集现象,则丁中富集物含量最高
D.图2中的金字塔可以表示能量金字塔,但不能表示生物量金字塔
9 .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黑松老龄(砍伐后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0~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判断正确的是(       

碳量

黑松林

生产者活生物量(g/m2·年)

净初级生产力(g/m2·年)

异养呼吸(g/m2·年)

老龄

12730

470

440

幼龄

1460

420

380


注:净初级生产力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①黑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②幼龄黑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 g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③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最终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非生物环境 ④根据年碳收支分析,老龄黑松群落能降低大气碳总量避免温室效应加剧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3-05-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
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
C.该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基本持平
D.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