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湿地是地球的肾脏,黄河三角洲是最美湿地之一,该湿地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二百多种,野生植物上百种,各种鸟类约187种,水禽数量极为丰富。图甲表示该湿地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湿地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调查发现湿地内野大豆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处理才能萌发生长,这说明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
(2)图甲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其原因___________。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图甲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k值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_,a点后种群数量上下波动变化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此湿地可以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但今年在经济开发过程中,人们对湿地排水和围垦,已经改变了此地演替的___________
(5)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能力,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 .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2020-12-29更新 | 107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是科研工作者对某淡水湖生态系统所做的不同方面的研究结果,图甲表示淡水湖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图实线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净增长量(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虚线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捕获强度下这种生物收获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不构成捕食食物链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图乙B中的能量除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同化外,还有一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当种群数量为K/2时,在虚线Ⅳ所示捕获强度下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不变”)。若要获得该初级消费者最大的持续产量,应维持的捕获强度为图中的虚线______________
(3)当淡水湖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__
4 . 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少量污水排放到湖泊,一段时间后污水被净化,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
排放少量生活污水后水体并未出现富营养化,而大量排放则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这时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_______________,可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以及上层浮游藻类在湖泊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
(3)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该湖泊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检测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结果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如图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2)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具有成本低、净化率高的特点。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流入上行池,在上行池中可以养殖一些鱼、虾等水生动物,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下图为某调查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调查统计的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是J·m-2·a-1),其中c、d、f为不同鱼种。

①图中各生物间能量流动的数据是在_______层次上进行研究得到的。小鱼c和中鱼d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②大鱼f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______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在从中鱼d流入大鱼f的能量中。
(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维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图示是生态系统内存在的两种反馈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中甲、乙、丙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是生产者、丙是最高营养级
B.图1中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它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图2中调节方式属于正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若湖泊受到农药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营养级最高的生物
2020-03-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 b 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图③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消灭在起始阶段,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8 . 福寿螺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1981年引入到中国。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危害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已被我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为研究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见图(图中生物量是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物体的有机物总量,对照组是无福寿螺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从群落的种间关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组中黑藻生物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图2表示狐尾藻各器官的干重,据图分析,福寿螺最喜食狐尾藻的器官为______
(2)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图1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该理论?______(填“是”或“否”)。
(3)福寿螺作为“成功”的入侵物种,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说明该生态统的_____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与用化学药物防治福寿螺相比,采用养鸭取食福寿螺进行防治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2019-04-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019-01-30更新 | 427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许昌县一高高三下学期第廿一次考试生物试卷
10 .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A中存在正反馈调节,图B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