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6 道试题
1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次生演替现象
B.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C.第10-20年该系统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某些生物可能消失
D.如果该系统为海洋生态系统,那么在一年之中影响曲线B变化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2 . 下图为湖南某湿地公园的平面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在某季节调查该湿地公园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2)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图中黑点所示),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从该湿地公园的4个不同位置选取水样,用于培养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并测定了培养前后4处水样(A、B、C、D)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溶氧量):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后4处水样中含氮无机盐总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图推测有机物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__处水样。
2016-11-26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4月份生物试卷
3 . 下图为某同学根据相关知识点构建的知识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裸岩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 (填“增加”或“减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填“增强”或“减弱”)。
(2)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A属于___营养级。若C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A_________kg。
(3)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成B→C过程的生理作用是 _______
(4)若A表示日照,B表示盛开的梨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实战考试生物试卷
4 . 甲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流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放有机污染物,图乙为河流中浮游植物a和两种浮游动物b、c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b、c均能以a为食。结合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上、下游沿岸不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_结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乙所示外,还应包括______。若b消失,物种c的数量应_______
(3)工厂少量排污后,河流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稳定性,若污染超过河流生态系统的_______,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状态。
2016-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考试生物试卷
13-1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5 . 某农场的农业生态工程简图如下:

请回答:
(1)在评价养殖效益时,除了人工投入等成本外,往往采用单位时间内饲料投入量和体重净增长量(可采用相关参数转换成干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体重净增长量为_____生产量,该值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到饲养动物的能量______
(2)该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_____。若在果园中同时种植蔬菜,属于_____技术。图中的沼气工程是在沼气池的基础上增添了脱硫塔等设施,更加优化了_____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3)在无人为因素干预下,养殖鱼类种群呈“S”形增长,若养鱼场中迁入捕食养殖鱼类幼体的乌鳢鱼,将使“S”形曲线中的_____下降,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调节,乌鳢鱼和养殖鱼类的数量将趋于相对平衡。
2016-11-26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考试院抽学校高三11月抽测测试生物卷
6 . 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A代表_____;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
(2)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
(3)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能力。
(4)乙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型;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右侧方框中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_____
2016-11-26更新 | 9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10-11高二·四川南充·阶段练习
7 . 下图左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_____
2.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_____
3.右上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则该点的含义为 _____ ,K值的含义是 _____ ,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该值 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改变。
2016-11-26更新 | 7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8 . 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草原生态系统中获取能量,但草原存在超载放牧的现象,导致牧草的减少,后来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该草原生态系统慢慢恢复原貌,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2)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在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应采取何种调查方法?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抗逆基因,若将其用于培育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则利用了其__________价值。
(4)有人认为人吃牲畜、牲畜吃人的剩饭菜实现了人和猪之间的能量循环,该观点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十一中高二小班上学期半期考生物卷
9 .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雾霾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散去,据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______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kg。
(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10 .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碳元素在B1、B2、B3中以_______形式存在。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4)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_________价值。当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
(5)目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________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016-02-26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