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处于赤字状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到了人类面前。通过生态足迹总量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如图所示2003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与生态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图2生态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A.与肉类相比,食用蔬菜,水果更能增大生态足迹
B.因为数据不全无法判断日本处于生态盈余还是生态赤字状态
C.如果没有外来资源输入,美、欧和中国等地区经济都不可持续
D.通过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平衡
2024-05-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有,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对某一区域而言,不仅要关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及变化情况,更要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所以人均生态足迹小
B.少肉多素,低碳生活,节约水电等可以减少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会出现生态赤字
D.加大农、林、牧、渔业的科技投入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3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将动植物分别迁至保育机构进行专门护理并不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引进外来物种可暂时增加本地生物多样性,但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小生态足迹,也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行为及措施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绿色低碳发展可以减小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
B.通过修建生态走廊可以避免人类活动导致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
C.我国传统的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应用了自生、循环等生态工程的原理
D.田间焚烧,留灰作底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能量利用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生物圈能够为人类生产食物、处理废物
B.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C.氟利昂的排放可有效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
D.排放入水体的化肥容易导致水体富养化
6 . 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可计算转换
B.生态足迹具有全球性
C.人类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和产生的废物是可以计算的
D.生态足迹计算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
2021-12-03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