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梅托斯在1970年所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见下图)。据此分析下列有关问题:

(1)在a~b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
(2)简要说出该模型中所包含的道理_______
(3)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_______
(4)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 对待地球家园,人类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开车和步行相比,前者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多种植物,这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
D.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植物园
3 . 近年来,某地人口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常住人口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B.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只受到迁出率影响
C.该数据通过人口普查获得,属于调查法
D.人口数量少,不意味着个人资源占有量小
2023-12-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我国科学家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液态厌氧发酵工艺,实现了高效产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梭菌以CO、CO2为主要的碳源和能源,具有较强的固碳潜力
B.乙醇梭菌是自养厌氧型细菌,其厌氧发酵的过程需要进行搅拌
C.通过该工艺高效生产清洁能源乙醇,可降低生态足迹
D.乙醇羧菌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发酵工程而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巨大的城镇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201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人均2.9全球公顷(具体组分变化如图所示)。如果选择绿色发展道路,则中国可以在2026年达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峰值,为人均2.7全球公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大
B.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大小都是相同的
C.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需求增加
D.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增加人均生态足迹
6 . 在鸟类的羽毛中获取的黑炭颗粒(由生物物质或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含碳颗粒物质)含量正在帮助科学家重新认识过去100年中空气污染的状况。研究人员测量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采集的1 300只百灵、啄木鸟和雀类标本中的黑炭含量。研究结果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工业发展进程中空气污染状况。这项研究也提高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历史的认识,反思人类活动和相关环保政策的作用,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鸟类标本羽毛上的黑炭量
(1)黑炭颗粒覆盖在植物叶片表面,则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______
(2)悬浮于空气中的黑炭颗粒吸收的光能转化为热能,加剧______效应,这是1906~1910年间格陵兰岛冰芯融化的原因之一。
(3)据图可知,1910年之前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而1930~1935年间较轻,鸟羽上黑炭量的下降可能与1929年_______有关。这些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空气状况有显著影响。
(4)据图可知,1955年启动治理空气污染行动后,煤炭消耗量上升,而羽毛黑炭量指数和碳排放量均______
7 . 将某同学用于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获得该同学的生态足迹(如下图)。为减少其生态足迹,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B.多吃肉类、少吃蔬菜
C.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D.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废纸
8 . 某地通过铺设生态浮床(如下图所示),合理搭配各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自生、整体、协调等原理
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减少了“水华”的发生
C.铺设生态浮床会增大生态足迹
D.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9 . 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前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自然环境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示意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______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
(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能否发生变化?哪些措施可以增大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_______
(4)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

-0.5

2.4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1.0

39.0

老年人口比重/%

12.0

4.0

①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应属于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
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应属于______,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是______
10 .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坏的顺序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并维持稳定
2023-04-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章 生态系统的保护 B卷 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