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2023·湖南·高考真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2023-06-21更新 | 361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新教材高考湖南卷生物
2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_____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___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2022-10-28更新 | 453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新教材辽宁生物高考真题
4 .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提高生态足迹
B.蚯蚓的能量可流向禽畜,说明图示情况下能量可循环利用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将堆沤发酵中的残渣饲喂蚯蚓,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023-03-16更新 | 152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综合测试(一)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中和”是指生产者固定CO2的量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
B.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具有全球性,减缓温室效应需各国配合
C.增加生产者数量是“碳中和”的有效措施,“碳达峰”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不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6 .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关于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建立沙滩保护区、种群数量略大于k/2时进行渔业捕捞,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C.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濒危植物,最为有效的保护是建立植物园
7 . “蚂蚁森林”是一项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可计为“绿色能量”,进而可以申请在生态亟需修复的地区种下一棵树或者认领一平方米保护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低碳行为,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认领保护地,扩大了我们的生态足迹,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C.不同地区种植适宜本地环境的植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种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的树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8 . 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9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活方式不同会导致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B.臭氧层破坏是导致雾霾、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10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大
B.若全球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C.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