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增长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1 . 生态足迹,又称之为生态占用。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也会增大生态足迹
B.人类生态足迹越来越大,地球即将进入生态超载状态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D.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2 . 据联合国统计,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已达到80亿。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
C.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
2024-05-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3 . 如图是处于生态平衡的某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其中a~f代表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箭头代表物质或能量传递方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越小,生态平衡越容易维持
B.e同化的能量与b、c、d、e、f呼吸散失的能量处于均衡状态
C.群落的季节性只能通过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影响生态平衡
D.禁止乱砍、滥伐可增大a→e过程,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2024-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统计了 1961~ 2014 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力越大
B.增加肉食类食物比例,可减少能量损耗及 CO2 排放量进而减小生态足迹
C.当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遭到破坏
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培育优良品种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2024-05-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5 . 关于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B.适当降低肉食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也越大
D.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6 . 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生态学的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下上其音”,其中包含了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B.“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该诗句只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分解者,其可将能量传递给生产者
D.“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中的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体现了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7 .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种动植物进入湿地时,主要遵循整体和循环原理
B.减少人类的干扰,湿地可依靠自然演替进行自我修复
C.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提高湿地的恢复力稳定性
D.修复湿地可控制土壤侵蚀,有利于增大生态足迹
2024-05-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8 . 科学家研究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消费水平,均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B.若全球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C.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有效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人均生态足迹小
2024-05-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9 . 2005年起,政府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因过度放牧导致的当地天然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的草原生态。如表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总生态足迹与总生态承载力的统计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份总生态足迹(×104hm2总生态承载力(×104hm2
2005年165.5178.7
2017年243.7260.1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的面积
B.当地居民适当减少食物中肉类所占的比例,有助于减少生态足迹
C.遵循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治理草地沙化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制定合理载畜量
D.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盈余较之前增加,表明生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2024-05-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___(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答出2点即可)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2024-05-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