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图甲表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乙表示的是图甲各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12千焦),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同化总量(1012储存能量(1012呼吸消耗(1012
A900200700
B1002575
C15213
D18612

图乙
(1)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个,一年内新生个体数20个,死亡个体数10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_____
(2)图甲中代表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分析图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因温度、食物等信息,该生态系统的丹顶鹤每年三月下旬迁徙到黑龙江去繁殖,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保护。
2017-06-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 . 某浅水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鲈鱼(捕食鱼类)濒临绝迹,此时湖中主要有浮游藻类、沉水植物、螺(捕食藻类)和鲤鱼(捕食螺)等生物。在保留或去除鲤鱼的条件下,分别测定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见下图。

(1)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分别生长在湖泊表层和下层,这种分布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该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曲线__________(填字母)代表去除鲤鱼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变化;保留鲤鱼的水域中,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变化曲线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湖泊生态系统具有旅游观赏和调节降雨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3 . 图甲是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图丙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_________(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 S型增长曲线。
(2)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__(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__
(3)若在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Ⅰ的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__参数来有效控制鼠害。
(4)图乙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5)若图丙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若图丙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Ⅰ、Ⅱ、Ⅲ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