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污染物浓度过高,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致
B.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虽还未产生沉重的压力,但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C.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确处理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下列措施或提议最合理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森林,以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土地荒漠化
B.为应对粮食危机,应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为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应将它们都迁入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繁育中心
3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C.收割理论告诉我们,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2020-09-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朱鹮是濒危动物,其食物来自植食性动物小鱼, 来自于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朱鹮干重增加1.5kg,则至少需消耗植物干重137.5kg
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范围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C.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接收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D.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5 .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 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适当砍伐,可以改变落叶松的种群的水平结构,从而减少竞争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C.表中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大均呈现了增加趋势
D.适度砍伐,使人工林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
6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人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长江白鲟没能活到2020年,白鳍豚已宣告“功能性灭绝”,江豚种群数量已少于大熊猫,鱼类的天然捕捞量正逐年递减,对上述状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属全球性环境问题
B.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C.过度、非法捕捞和水污染是导致长江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
D.限制生物入侵和减轻温室效应等举措是应对上述危机的重要对策
8 . 《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语句中相关生态学原理错误的是(       
A.“寇”“煎”“伐”“割”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膏火自煎”使得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
C.“伐之”、“割之”均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无用之用”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020-04-2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七校高三4月复学联合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
9 .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们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是因为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B.森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其正常功能
C.桑基鱼塘是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D.植物造林可以提高生物群落对无机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缓解温室效应
10 .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污染源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的工程。下列有关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材料只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消费者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恢复有阻碍作用
C.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D.湿地生态系统依靠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