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生态足迹理论将生态承载力(单位:10-2hm2)和生态足迹(单位:10-2hm2)相比较,得到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用于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得某省4市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
1206.7331.81
2177.64131.83
329.3343.05
2586.9878.41
注:万元GDP生态足迹是指产生一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通常用来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益。
A.4市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B.乙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最高
C.丙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区域提供资源能力最强
D.丁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大
2 .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保护生态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多省份多地区发展的重要策略。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西部开发计划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变化,重点关注草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问题:

(1)建立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这类人工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而且在较短的食物链中,___________(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大幅提高。
(2)蚕粪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粪为食,假设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2.4×106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___________kJ被这种鱼所同化。
(3)该人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4)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5)“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西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提高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因核污水中含大量放射性核元素而引发全球关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污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B.放射性核元素易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C.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后可能会被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导致生物富集现象
D.核污水进入海洋后,由于海洋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4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B.全球的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会不断加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类自身发展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5 . 长江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一般情况下雌性江豚每两年繁殖一胎,它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某研究小组为进行长江中下游干流江豚岸线栖息地质量评估,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江豚会捕食鲈鱼、鲚鱼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江豚属于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江豚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两方面)。
(2)该研究小组将所有环境信息按照环境功能类群合并为3类岸线进行分析,将自然泥质或沙质岸线和自然岩石质岸线合并为自然岸线;自然岸线+抛石护坡和自然岸线+水泥护坡合并为半自然岸线;而水泥护坡、抛石护坡和水泥+抛石护坡合并为固化岸线。通过调查,发现江豚对不同岸线类型的偏好结果如图所示。
       
对江豚在不同岸线类型中出现的频数分布比较分析,发现水泥护坡、抛石护坡可能会使江豚种群数量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造成此影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江豚往往捕食个体数最多的鲈鱼,而对个体数量较少的鲚鱼涉猎较少。请分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4)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最为有效的保护长江豚类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6 . 下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7 . 某生态系统遭遇了外来植物入侵,该植物能分泌生物碱来抑制其他植物生长。替代控制是指运用于非耕地和草场,通过植被覆盖的方式替代目标有害植物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重要手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入侵植物在入侵地形成优势种的过程中,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升高
B.运用替代控制技术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利用了种间竞争的原理
C.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生物碱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D.替代植物应选用具有经济价值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郁闭度的物种
2023-06-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十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是最大程度的利用
B.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9 . 下列有关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分别属于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B.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
C.大量建立植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10 . 近年来我们越发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运用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解读。不同强度的放牧对草场的影响不同。下图表示放牧强度对草场地上、地下生物量影响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牛、羊等以牧草为食物的家畜属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其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重度放牧的情况下,草地中植物采取的“策略”是_____________,这种“策略”具有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据上表分析,两类生物相比,____________对生存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尽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就要不断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关系最密切,我们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