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江西九江的渔业专家在四大家鱼原种场内发现了喜人的一幕:在一次转移鱼种的作业中,渔网中一次性出现了22条鳤鱼苗,体长均在20cm左右,长江中的“神秘物种”再次现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鳤鱼再现长江说明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
B.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使鳤鱼数量增加
C.鳤鱼再现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
D.鳤鱼这一物种与其他物种交配会存在生殖隔离
2024-02-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中华鲎被称为“海洋活化石”,拥有极为罕见且珍贵的“蓝色血液”,可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制及毒素污染物的检测等领域。2021年中华鲎正式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中华鲎的最有效措施
C.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多样的生物,也包括地球生境
D.中华鲎被称为“海洋活化石”的原因是一直以来没有发生进化
3 . 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越冬地,也是白鹤和东方白鹅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的重点保护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徙候鸟在鄱阳湖越冬导致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B.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C.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白鹤、东方白鹳等动物及所有植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D.鄱阳湖候鸟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4 .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5 . 我国自1995年起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我省的近海休渔期一般从5月1-日开始,持续3-4个月。下面关于休渔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休渔后鱼类的增长速率将持续增大
B.休渔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设置休渔期会改变海洋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
D.伏季休渔有助于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6 .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B.全球的生态赤字持续扩大,会不断加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类自身发展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D.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7 . 密云水库是饮用水源地,通过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对保证水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工增殖放流是向海洋和内陆天然水域投放鱼、蟹、虾、贝等水产动物苗种而后捕捞的一种生产方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改善了水库的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往养殖池塘里投放苗种也属于人工增殖放流,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D.人工增殖放流时应合理选择放流种类,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8 . 下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9 . 研究发现,栖息地碎片化是导致东北豹、大熊猫等野生生物面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建立生态廊道连接碎片化的栖息地是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廊道的建立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B.生态廊道的开通突破了地理隔离,促进种群基因交流,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C.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内部近亲繁殖加剧,增加了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主要是保护其直接价值
10 .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禁止焚烧秸秆、建设生态廊道、生物净化、垃圾分类等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做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
B.建设高速公路时留出野生动物通道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种植芦苇和美人蕉等植物可吸收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D.垃圾分类处理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