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
B.鲸鱼处在食物链顶端,大量捕杀鲸鱼,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C.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栖息地退化消失,这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D.湿地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只要向湿地排放工业废水,就可以解决废水污染问题
2 . 秦岭是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化遗产、湿地公园为一身的超级宝库。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绘制秦岭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时要将分解者放在最顶层
B.在秦岭中设立朱鹦自然保护区,这属于易地保护
C.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不易恢复原状
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砍伐和捕猎活动
2024-01-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3 . 麝类动物已极度濒危,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1年到2012年间对某林麝自然栖息地附近圈养的林麝种群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到2012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B.2005年后,林麝种群数量变化类似“J”型增长
C.适当增加雌性林麝所占比例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D.在林麝自然栖息地附近建立圈养场属于就地保护
2024-01-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4 . 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一些湿地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消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换算为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B.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C.湿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价值远大于旅游所带来的价值
D.对湿地中珍贵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最效的措施为易地保护
2023-12-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卷(一)生物试题
5 . 研究人员在宁波韭山列岛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的踪影,当时估计全球数量不足50只。下列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
A.建立中华凤头燕鸥人工繁育中心
B.建立中华凤头燕鸥自然保护区
C.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D.建立中华凤头燕鸥基因库
6 . 我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小麦原产西亚,不少学者推断大约在4600多年前小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B.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较,不存在空间结构
C.麦田中的小麦高矮不齐,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对小麦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7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控制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C.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可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8 . 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人类应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秦岭冷杉等动植物资源
B.鼓励人们进入自然保护区给受保护动物投喂饵料和建巢
C.开展鱼类洄游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长江流域鱼类洄游通道恢复
D.有计划、有节制地利用资源,做到资源的代际公平配置与公平利用
9 . 下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10 .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人们可通过有计划地捕捞成鱼来获得经济效益
C.保护生物多样性不需要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