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3 道试题
1 .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禁渔计划主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维持生态稳定
B.野生远东豹曾因被猎杀而导致数量骤减,直接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C.建立种子库、基因资源库属于易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2 . 某国排放的核污染废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元素,引起全球关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污染废水只会影响海洋生物,因此只要不吃海产品人类就不会受影响
B.核污染废水入海会污染海洋环境,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C.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稳定性不会受破坏
D.海洋中,营养级越低的生物体内,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越高
2024-06-1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研究小组调查了我国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后,丹顶鹤集中分布于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核心区;而种群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到2015年,种群规模约为1999年的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盐城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B.建立盐城国家级珍禽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C.丹顶鹤较为敏感,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结果往往偏大
D.栖息地破碎化可能是导致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4 . 诸暨市高湖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蓄洪滞洪、生态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展示和教育科普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湿地公园的多种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湿地公园的修建改善了白鹭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C.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越多,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D.湿地中生活的白鹭不同个体性状各异,是物种多样性的体现
2024-06-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5 . 现有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仅分布在青藏高原东侧6个彼此分隔的山系内。生态廊道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元,我国采用建立生态廊道、保护中心繁育等多种方式保护大熊猫。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熊猫保护中心繁育大熊猫,属于易地保护
B.建立生态廊道可促进种群间基因交流
C.小种群的大熊猫种内竞争小,有利于种群繁衍
D.大熊猫夏天上移到高山地区,秋冬下移到中低山地区,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2024-06-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5月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卷
6 .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大熊猫世界遗产地”申报等措施的进行,截至2023年,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达到728只,野生大熊猫达1864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大熊猫种群密度
B.迁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C.不同活动区域的种群间建立生态廊道,可以提高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D.通过对大熊猫种群密度的统计,可以为评价大熊猫保护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
2024-06-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年5月高考及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7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实验室不能利用高致病性微生物开展实验活动,防止造成病原体扩散
B.生物技术可广泛应用在人类及相关生物基因组的改造来提高适应能力
C.外来入侵物种能增加本土食物来源,提高本地生态系统对的稳定性
D.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使人体微生物耐药性增强
2024-06-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8 .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能开花;植株耐寒能力弱,幼树在-2℃环境下容易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树杜鹃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发芽率低且死亡率高
B.建议对大树杜鹃进行就地保护,如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C.大树杜鹃因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其非实用意义价值
D.大树杜鹃由于植株高大能够获得充足阳光而成为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优势物种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属于极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武汉段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科研人员用无人机拍照技术调查该江段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江豚种群数量,主要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的长江江豚并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长江江豚最有效的易地保护
B.长江江豚、各种鱼类、浮游动植物共同构成了长江生物群落
C.与标记重捕法相比,无人机拍照技术对长江江豚的影响更小
D.在食物链“鲤鱼→长江江豚”中,长江江豚位于第二营养级
10 . 我国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获得通过,这意味着我国正式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有力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在维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的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可能均得到了提高
B.建立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方法
C.在非生物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首先应增加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
D.保护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