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6 道试题
1 .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目前,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较低有关
B.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C.不同自然保护区的熊猫种群基因库,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
D.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2024-05-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珊瑚礁在深海和浅海中均存在,它们是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体内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除了从共生的虫黄藻处获取营养和能量外,珊瑚虫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是敏感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目前保护珊瑚礁的最有效措施
B.浅海区域大面积的珊瑚礁群落既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
C.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虫黄藻种群数量减少,全球变暖属于外源性因素
D.珊瑚共生体(虫黄藻和珊瑚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和消费者
2024-05-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B.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D.K值时,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2024-05-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利用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
B.在牧场里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矛盾
C.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对人类没有意义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24-05-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5 . “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并清除其他树种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湿地公园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
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2024-05-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6 . 大熊猫喜食竹子,每天要吃大量竹子,其肠道中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经生产者的示意图(a~e表示能量值,d表示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子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
B.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
C.d表示大熊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e包含了竹子遗体残骸和大熊猫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7 . 2024年2月26日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各国代表共商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本次大会的主题为“采取有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的排放量
B.优先乘坐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等,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C.多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不可枯竭资源是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
D.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消失、退化、片段化是物种绝灭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8 . 2023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原型是大熊猫“艺麻”。大熊猫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如今却喜好食“素”,主要以箭竹为食,也会取食竹鼠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大熊猫粪便可初步确定其种群密度,但粪便中的能量不来自其同化量
B.大熊猫由食“荤”到食“素”的变化是变异导致基因频率定向变化的结果
C.竹鼠、大熊猫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它们与其他生物一起组成群落
D.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其可提高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
9 . 我国思想家孟子、庄子等曾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如今,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自然“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B.持续的过度捕捞会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导致渔业资源匮乏
C.科学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以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D.生态农业协调了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0 . 景东翅子树(一种乔木,株高可达12米)因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现存种群个体数量极低,濒临灭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调查景东翅子树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设定在lm2为宜
B.景东翅子树的现存个体数量少,只具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C.因栖息地碎片化,保护景东翅子树的最好措施为易地保护
D.建立景东翅子树的种子库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减缓其灭绝速率
2024-05-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