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朱鹮,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并建立自然保护区,实现朱鹮的自然放养。下列关于朱鹮保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朱鹮绝迹会造成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朱鹮最有效的保护
C.朱鹮保护区中的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恶化会引起种群数量和物种数量的下降
2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就地保护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
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人工栽培和养殖生物
3 . 灰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C.由上述调查数据无法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4 . 大洲岛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南部的海面上,是环海南沿海线上唯一一座国家级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区。几十年前,由于人类的活动,大洲岛上的“四脚蛇”几乎销声匿迹。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四脚蛇”的种群数量得以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可能是“四脚蛇”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
B.近年来,“四脚蛇”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数量增加
C.根据“四脚蛇"种群密度的大小,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D.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提高K值,是保护“四脚蛇”的有效措施
5 . 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B.规定禁渔期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好措施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或生态系统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应该完全禁止采伐树木
2023-04-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生物的进化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
6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D.迁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023-04-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5.3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2
7 .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制定的海洋伏季休渔政策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B.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D.热带雨林能够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8 . 如表所示为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占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
偷猎31%20%
丧失栖息地32%60%
生物入侵17%12%
其他原因20%8%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迁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
C.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D.某地大力发展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9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B.物种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0 . 德清县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生长着朱鹮。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是全球濒危鸟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B.导致朱鹮濒临灭绝的因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捕杀、环境污染等
C.早期保护朱鹮的主要措施是迁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D.通过保护使朱鹮的种群数量增加,其遗传多样性也会随之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