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9 道试题
1 . 对于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K值)取决于环境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育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一直提高地球上人类的环境容纳量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C.在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鲫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2024-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野生褐马鸡、白皮松是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山西临汾是其分布地之一。某研究小组对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褐马鸡、白皮松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保护建议。下列建议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扩大封山育林范围,为褐马鸡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B.人工繁育褐马鸡时,应缩小种群基因交流的范围
C.采用严格的化学防治方法,及时消灭白皮松病虫害
D.清除白皮松周围所有植物,以利于白皮松生长发育
2024-0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创造了将林木稀疏的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C.植树造林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D.减少纸浆、薪柴等产品的使用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2024-01-2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小生态足迹,也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024-0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5 . 为了保护大熊猫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我国在其栖息地建立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该保护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就地保护措施
B.自然保护区不能开发利用
C.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D.属于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6 .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7 .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化湿地

严重退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

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直接使用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2024-01-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马麝最重要、密度最大的分布区,总面积约为330km2.为了评估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生存现状。生态学家采用粪堆计数法调查马麝种群密度和数量,全区共布设了多个调查样地进行调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类型植被面积(km2种群密度(头/km2种群数量(头)
针叶林13.98.8123
人工林19.2--
针阔混交林8.25.041
阔叶林53.43.5188
灌丛124.46.5807
其他(草地、建设用地等)110.9--
总计3301159
1.调查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马麝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保护区内马麝的种群密度约为5.95头/km2
B.调查样地需按植被类型进行确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C.马麝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不同生境中马麝种群数量不同,主要受到食物、栖息地等因素的影响
2.关于保护区内野生马麝种群生存现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野生马麝的原生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B.减少人为干扰和人工林优化管理等措施,促进马麝种群数量增长
C.灌丛生境是马麝的主要分布区,该生境中马麝种群密度最大
D.麝香是中医药和香水业的重要原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4-01-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我国自1995年起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我省的近海休渔期一般从5月1-日开始,持续3-4个月。下面关于休渔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休渔后鱼类的增长速率将持续增大
B.休渔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设置休渔期会改变海洋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
D.伏季休渔有助于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10 . 黑颈长尾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恶化会增加黑颈长尾雉的K值
B.全部的黑颈长尾雉构成了一个群落
C.调查黑颈长尾雉的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D.易地保护是对黑颈长尾雉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