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用现代技术测量加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4 道试题
1 . 测速
在“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采用“光电门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

   

1.采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量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导轨上,使固定有挡光片的小车沿倾斜导轨下滑。
实验序号1234
挡光片宽度Δx/cm6421
挡光时间Δt/s



平均速度v/(m·s-1)



(1)更换宽度∆x不同的挡光片,每次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车,将挡光时间∆t记录在表格内。其中挡光时间最短的应是序号_____,平均速度最小的应是序号_____,挡光片前缘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最接近序号_____的平均速度。

   

(2)将表中平均速度v和挡光时间∆t的数据绘制成v-∆t图像,经计算机拟合得到的函数关系如图(b)所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像截距0.8211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

   

2.采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时,实验装置如图(c)所示,发射器安装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导轨底端。位移传感器通过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进行测量,并绘制出小车的x-t图线,如图(d)所示。

   

(1)红外线属于:___________,超声波属于:___________
A.电磁波                                 B.机械波
(2)当小车滑向接收器时,理论上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应:___________,波长应:_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论证)根据实验数据,论证0.45s-0.65s之间,小车的运动是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
2 . 某同学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轨道上的B点固定一光电门,将连接小车的细线跨过滑轮系住钩码,平衡摩擦力后在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1)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要用天平称量小车的质量
B.每次改变钩码的个数,都需要测量钩码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D.AB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些

(2)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片与光电门的距离为Ld<<L。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均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024-04-18更新 | 13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
3 . 如图甲所示为在气垫导轨上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示意图,滑块上装有宽度很小的遮光条,滑块在钩码作用下先后通过两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1)要测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需要测出_______________
A.遮光条的宽度dB.小车的长度l

(2)实验时,滑块从光电门1的右侧某处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________
(3)保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只调节光电门2的位置,滑块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录几组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及对应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其斜率为k,则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用kd表达)
2024-04-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轻弹簧悬吊装有挡光片的重物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处于静止状态。刻度尺竖直放置,0刻度线与轻弹簧上端对齐,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宽度_________mm;
(2)不挂重物,记录轻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值,挂上重物,调节光电门的高度,使光电门在重物上挡光片下方某一位置处,用手向下移动重物,使挡光片刚好挡光,记录这时指针所指的刻度值,用手托着重物缓慢向上移,使指针指在刻度值为的位置,由静止释放重物,计时器记录重物向下运动过程中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则重物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___;重物从释放到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弹簧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两空均选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024-04-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
5 .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气垫导轨上装有光电门,滑块左端竖直固定一个宽为d的遮光条,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将滑块与钩码相连,将气垫导轨、与滑块相连的细线调节至水平,测量遮光条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x,打开气泵,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已知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钩码未落地。

(1)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该同学测出多组xt的值,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bc为已知量,钩码和滑块(含遮光条)的质量分别为mM,可测得重力加速度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可忽略,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024-04-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物理试卷
6 . 某同学用气垫导轨做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装有光电门1、2,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遮光条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滑块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计时器会记录遮光条的遮光时间。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上(不挂砂桶),轻推滑块,若数字计时器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比通过光电门2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长,则要将气垫导轨右侧适当______(填“调低”或“调高”),直至遮光时间相等。
(2)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条的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______cm。

(3)按图1安装好装置,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若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为,通过光电门2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为,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和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实验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M,若实验开始时动滑轮两边的细线不竖直,对拉力的测量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024-04-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
7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②用手托住滑块,使其保持静止,测出遮光片至光电门的距离x、垫块的厚度h、气垫导轨左端到垫块左端的距离L
③接通气泵,将滑块由静止释放;
④记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⑤改变滑块的位置,多次记录遮光片至光电门的距离x和遮光时间t
⑥以x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像;
⑦计算得到解析式
(1)遮光片的宽度______cm。
(2)某次实验中测得,则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所测当地重力加速度______(用题中所给或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024-04-09更新 | 4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T8联盟) 物理试题(二)
8 . 某小组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斜面倾角是否对动摩擦因数产生影响。所用器材有:绒布木板、滑块、挡光片、米尺、游标卡尺、光电门、倾角调节仪等。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示数如图(b)所示。该挡光片宽度_________mm。

(2)调节并记录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让装有挡光片的滑块从木板顶端下滑。记录挡光片依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求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大小。某次测得,则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推导滑块与线布间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可得______(用和重力加速度大小表示),利用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值;
(5)改变进行多次实验,获得与对应的,并在坐标纸上作出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
(4)根据上述实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得到的结论为______
2024-04-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理综物理试题
9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长木板左侧固定挡板上栓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MN两点正上方分别安装有光电门1、光电门2,带有遮光片的滑块靠近轻质弹簧放置在长木板上。实验开始前,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MN间的距离为b

(1)实验时,向左推动滑块压缩轻质弹簧到适当的位置,松手后,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经过光电门1、光电门2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依次记录下遮光片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__________,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__________
(2)该同学通过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多组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的数据,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拟合图线,得到的图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A.B.
C.D.

(3)根据上述得到的最合理图像、图像与横轴的截距绝对值为a,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
2024-04-01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汉阳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a)所示,某学生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主要有光电门、下端悬挂砝码的栅栏、安装杆、夹子等。栅栏由不透明带和透明带交替组成,每组宽度(不透明带和透明带宽度之和)为5cm,栅栏底部边缘位于光电门的正上方。开始实验时,单击计时按钮,计时器开始工作,使砝码带动栅栏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每当不透明带下边缘刚好通过光电门时,连接的计算机记下每个开始遮光的时刻,第n组栅栏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记为,所得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答题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n
16.4280


26.46890.04091.226.4485
36.5007

6.4848
46.52750.02681.876.5141
56.55130.02382.106.5394
66.57300.02172.306.5622
76.59290.01992.516.5830

(1)完善表中第3、4列缺失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
(2)图(b)是根据表中数据所作的图线,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