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平直车道行驶,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时刻,乙车司机发现前方发生事故,立即刹车,甲车司机2s后开始刹车,两车运动过程的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如果两车不相撞,内,甲车行驶的位移大小为93.75m
C.如果两车不相撞,到两车都停止运动时,甲车行驶的位移比乙车大
D.如果两车不相撞,两车的初始距离至少为15m
2 .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接替神舟十三号飞杆乘组: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1.2022年10月,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天宫”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圆轨道上飞行的空间站中,航天员可以自由地漂浮,这表明他们(  )
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为零
B.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两者的合力近似为零
C.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
2.“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航天器,以此为平台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若沿空间站运动方向向前发出一束激光,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空间站对地速度为v,则地面上观察者测得的光速为(  )
A.B.cC.D.无法确定
3.神舟十四号与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的运动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境,圆形轨道2为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椭圆轨道1为载人飞船运行轨道,两轨道相切于P点,Q点在地面附近,是轨道1的近地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载人飞船从Q点到P点的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B.在轨道1从P点到Q点运行过程中线速度逐渐增大
C.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比在轨道2的运行周期大
D.经过轨道1的P点的加速度比经过轨道2的P点的加速度大
4.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载着空间站上一批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逐一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最后启动反冲装置,实现软着陆,其运动简化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图像如图所示。设该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不变,返回舱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内,返回舱的加速度增大
B.在时间内,返回舱重力的功率大小不变
C.在时间内,返回舱的动能随时间不变
D.在时间内,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
5.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神舟十四号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若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质量为m物体与地心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为
(1)神舟十四号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的动能为多大?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的引力势能为多大?
(2)神舟十四号从半径较小的圆周轨道,升高到半径较大的圆轨道。从轨道上变轨到轨道上的过程中克服引力做了多少功?
(3)神舟十四号从半径较小的圆周轨道,升高到半径较大的圆轨道。发动机至少要做多少功?
2023-07-04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2012年6月24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预示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共历时10min,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蛟龙”号(  )
A.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
B.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0.025m/s2
C.在3~4min和6~8min内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6~10min内向上运动,10min末返回水面
2020-02-1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长顺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大小为1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后以大小为2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车司机刹车后,乙车以最大加速度做减速运动,他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若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行驶,乙车司机从决定采取刹车到做出刹车动作的反应时间为0.4s,为保证安全,乙车司机至少要在乙车距甲车多远处决定采取刹车;
(2)甲、乙两车分别在两条并行的车道上行驶,乙车刹车开始以最大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时与甲车在运动方向上的距离为△x=8.4m,通过计算并分析说明两车相遇的情况。
5 .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关于该质点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的加速度最大且方向向右
B.t=2s和t=4s时加速度等大反向
C.3~5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D.5~8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小且方向向左
6 .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的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关系,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B.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C.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最小
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2023-02-2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为负,数值最小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2022-11-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为负,加速度最小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质点运动的位移是34m
9 .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如图示则有(  )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6.0m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加速度方向向上
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发生的位移为180m。
2016-12-08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10 . 2012年6月24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预示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蛟龙”号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共历时10min,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蛟龙”号(   
A.下潜的最大深度为360m
B.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0.025m/s2
C.在3~4min和6~8min内出现超重现象
D.在8~10min内机械能守恒
2016-12-08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