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现象及其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在某次实验中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会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
B.散开时锡箔屑带负电
C.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
D.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
2 . 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带电荷量分别为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绝缘轻丝线悬挂起来,两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若两小球恰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  )
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一定不等于
C.一定小于D.两球所受静电力一定不相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将带电小球A用绝缘支架固定,在A的上方O点用绝缘细线悬挂一小球B,平衡时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A、B可能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正电
B.A带正电,B不带电
C.A带负电,B带正电
D.A带负电,B不带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图示是“静电章鱼”实验。该实验具体做法:分别使塑料丝和塑料管带电,然后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塑料管放在其下方,此时塑料丝悬在空中,状似“章鱼”。由此可判断塑料丝和塑料管(  )

A.均带正电B.带同种电荷C.均带负电D.带异种电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
B.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中性物体得到多余电子就一定带负电,失去电子就一定带正电
C.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
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同时消失
2021-06-23更新 | 97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1第1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检测卷
6 . 古人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这种现象称之为摩擦起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命名为正电荷,将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命名为负电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经过与丝绸摩擦带正电,说明正电荷是在摩擦过程新生成的
B.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说明小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因此跟它接触的毛皮也是带负电的
D.不管是摩擦的玻璃棒还是橡胶棒,带电原因都是电子在不同物体上转移
2023-07-14更新 | 449次组卷 | 7卷引用:9.1 电荷-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7 . 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值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为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9C
D.若物体带正电荷,电荷量为1.6×109C,这是因为物体得到了1.0×1010个电子
2022-09-16更新 | 730次组卷 | 13卷引用:《学易精品课程》9.1 电荷(练习题)-新人教版 必修第三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中电荷的总量减少
B.摩擦起电是使正电荷发生转移
C.摩擦起电是使电子发生转移
D.摩擦起电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9 . 判断正误:
(1)两个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互为斥力,两个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
(2)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子的过程。( )
(3)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 )
(4)电子的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仑通过实验测出的。( )
(5)元电荷的本质就是质子或电子。( )
(6)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
2022-02-24更新 | 578次组卷 | 2卷引用:1.1静电现象 同步训练-粤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0 . 如图所示是静电喷涂示意图,被喷工件带正电,喷枪喷出的涂料在静电力作用下,向被喷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上。在涂料微粒向工件靠近的过程中(  )
A.涂料微粒带正电B.涂料微粒的电势能减少
C.电场力对涂料微粒做负功D.离工件越近,所受静电力越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