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量、电荷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物体的起电方式有三种,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三种起电方式都是物体内正电荷的转移引起的
C.三种起电方式说明人类可以创造电荷,也可以消灭电荷
D.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022-12-08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 . 为了研究起电方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三个不带电的物体A、B、C,然后进行了如下顺序的操作:①使A、B相互摩擦;②使B、C相互接触;③测出A物体的带电荷量为,最终C物体的带电荷量为(电性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时,从B物体向A物体转移了的正电荷
B.操作②时,从B物体向C物体转移了的正电荷
C.最终C物体带的负电荷
D.最终B物体带的正电荷
3 .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电荷量—库仑B.电场强度---牛每库C.电流—伏特D.电容—法拉
4 . 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A、B两个小球带电量大小相等,可以看作点电荷,相互间的引力大小为F,小球C不带电,依次接触A、B两个带电小球后再移走,A、B两个小球的位置不变,则A、B两个小球相互吸引力变为(  )
A.B.C.D.
2022-11-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B.元电荷就是原子核带的电荷量
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测得的
D.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电荷量的正负表示大小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仅仅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B.带电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的
C.元电荷就是带电量为的带电体
D.两不带电的物体经摩擦后带电,说明电荷可以创生和消灭
2022-05-28更新 | 110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B.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C.在物体带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可以改变。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的“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关于物体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B.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点电荷和元电荷
C.物体通常呈现电中性,是因为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的带电实质是创造电荷,或电荷消失
2021-11-12更新 | 550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10 . 有一种数字型电荷量表,能把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精确显示出来,如图所示,关于数字型电荷量表的示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量表的示数只能是元电荷的奇数倍
B.电荷量表的示数只能是元电荷的偶数倍
C.电荷量表的示数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D.电荷量表的示数是被测量物体带电荷量的真实反映,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021-10-13更新 | 579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