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量、电荷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B.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C.在物体带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可以改变。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了电,这说明电荷可以凭空产生
B.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得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验证了电荷守恒定律
D.卡文迪什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可知,电流越大,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B.导体中没有电流时,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
C.摩擦起电,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而使物体产生了电荷
D.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4 . 如图所示,起初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且均不带电。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但不接触,把A、B分开后,A带上-1.0×10-8C的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得到1.0×108个电子
B.B失去1.0×108个电子
C.B得到6.25×1010个电子
D.B失去6.25×1010个电子
13-14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A、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
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
2021-11-19更新 | 87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一章1.1练习卷
6 . 关于电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电子等带电荷量绝对值为的粒子叫元电荷
B.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C.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荷产生的电场而人为引入的,它是客观存在的
D.对于不能看做点电荷的两个带电体,库仑定律不适用,静电力也就不存在了
7 .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
B.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8.8 × 1019C
D.由可知,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改变,则电容器的电容一定改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的“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关于物体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B.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点电荷和元电荷
C.物体通常呈现电中性,是因为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的带电实质是创造电荷,或电荷消失
9 . 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种起电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
D.这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021-11-06更新 | 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1-1粤教版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物理试卷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感应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后可能仍带异种电荷
C.摩擦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了,因此该过程创造了电荷
D.带电体所带电量可以是任意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