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摩擦起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M、N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个电子
2023-11-08更新 | 278次组卷 | 50卷引用:云南省永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2 . 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芥指芥菜籽,统喻干草、纸等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B.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均不带电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B.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现有不带电的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之后,经检验甲带正电.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原来一定带正电,与甲接触后使甲带上正电B.甲在与乙摩擦时得到了乙的电子
C.甲带的电荷量大于乙带的电荷量D.乙在与甲摩擦时得到了甲的电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2018-10-08更新 | 1308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元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6 . A和B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荷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A和B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B
C.A在摩擦后一定得到了个电子
D.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个电子
2017-11-30更新 | 683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使物体带电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感应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D.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8 . 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
B.点电荷间的静电力随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     
A.丝绸、玻璃、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2012-01-19更新 | 103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