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摩擦起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M、N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个电子
2023-11-08更新 | 310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教学反馈训练物理试题2
2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验电器的金属球(未接触)的过程中,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逐渐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本带正电
B.此过程中,自由电子从金属箔片转移到了金属球
C.玻璃棒带电过程为感应起电
D.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是因为验电器上的电荷消失了
2023-09-19更新 | 527次组卷 | 3卷引用: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课时作业:1.1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3 . 老师在讲台上给同学们做演示摩擦起电实验:将玻璃棒周期性地反复在丝绸上摩擦,玻璃棒就带上正电荷,丝绸上就带上负电荷。在老师做这个实验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过程中只发生电荷转移,不会在周围产生磁场
B.摩擦起电过程中既发生电荷转移,又会在周围产生磁场
C.老师的手停止摩擦,静止状态下的带电的玻璃棒仍会在周围产生磁场
D.老师的手停止摩擦,静止状态下的带电的丝绸仍会在周围产生磁场
2023-08-29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课堂例题
4 . 有A、B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带上了2.4×10-6C的正电荷。求此过程中有多少电子发生了转移?是如何转移的?
2023-08-02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1.1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上有些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有些正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
D.玻璃棒上有些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
2023-08-02更新 | 665次组卷 | 4卷引用:1.1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同步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6 . 古人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这种现象称之为摩擦起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命名为正电荷,将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命名为负电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经过与丝绸摩擦带正电,说明正电荷是在摩擦过程新生成的
B.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小物体,说明小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因此跟它接触的毛皮也是带负电的
D.不管是摩擦的玻璃棒还是橡胶棒,带电原因都是电子在不同物体上转移
2023-07-14更新 | 446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修文北大新世纪贵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
D.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2023-06-20更新 | 59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8 . 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的电荷是异种的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9 . 高速飞行的飞机机身会带上静电;当飞机靠近带电的云层时,飞机靠近云的一侧会带上与之相反的电荷。试分析上述两种情况下机身带电的主要原因。
2022-08-13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人教版课后习题 必修3 第九章 1.电荷变式题
10 . a和b都是不带电的小球,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的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b转移到了a
B.b在摩擦后一定带的电荷
C.在摩擦前a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D.摩擦的过程中正电荷从b转移到了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