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摩擦起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M、N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个电子
2023-11-08更新 | 311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9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第1章 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提升练习
2 . 判断以下现象是否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所致,并简述理由。
(1)两块纯净铅柱的端面刮得十分平整后用力挤压可以“粘”在一起;
(2)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磁铁能吸引小铁钉;
(4)自由落体运动。
2022-08-13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章 第二节 分子的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籽、干草之类的微小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
A.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具有磁性
B.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摩擦后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与芥菜籽、干草之类的微小屑末带上了同种电荷
D.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020-10-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第1章 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提升练习
11-1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有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B.接触前,A、B可能带同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电荷D.接触后,A球一定带电
2020-02-1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第1章 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提升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自由电子的转移现象
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产生了正电荷和电子
C.感应起电是通过感应产生了自由电子的现象
D.金属能发生感应起电是因为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正电荷
11-1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多选题 | 较易(0.85) |
6 . 用棉布分别与聚丙烯塑料板和聚乙烯塑料板摩擦的实验结果如图,由此对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以及数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种类可能不同
2019-07-21更新 | 135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第1章 第1节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提升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