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导体上电荷的分布、尖端放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
B.子弹出膛是反冲运动
C.摩擦起电不能创造电荷
D.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
2023-08-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考试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B > QA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并QB = QA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B > QA
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AQ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
2021-02-19更新 | 44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综合练习物理试题(三)
3 . 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一般是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越是尖凸的部分,电荷密度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均匀”),也容易放电,这称为尖端放电。
2020-11-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口罩中使用的熔喷布经驻极处理后,对空气的过滤增加静电吸附功能。驻极处理装置如图所示,针状电极与平板电极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正负极,针尖附近的空气被电离后,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熔喷布捕获带电粒子带上静电,平板电极表面为等势面,熔喷布带电后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针状电极上,针尖附近的电场较弱
B.熔喷布上表面因捕获带电粒子将带负电
C.沿图中虚线向熔喷布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加速度逐渐减小
D.两电极相距越远,熔喷布捕获的带电粒子速度越大
2020-07-21更新 | 785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
B.路上行驶的油罐车后方有一条拖地的铁链,作用是向外界散热
C.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电工都要穿静电防护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D.站在一根高压电线上的鸟不会触电,是因为两脚间电势差太小,流过鸟身体的电流几乎为零
6 . 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选填“富兰克林”或“伽利略”)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避雷针的避雷原理是__________。到目前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用e表示,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e叫做__________
7 . 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人们常常会碰到这些现象:晚上脱衣时,常会听到噼啪的声响;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常会“飘”起来。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有一次,小明的手指靠近金属门把手时,突然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摩擦使身体带电,当手指靠近门把手时,二者之间形成的放电现象。若放电前,小明的手指带负电。有关金属门把手的两端被感应带电的情况,下列图中标示正确的是(  )
A.B.
C.D.
2020-01-15更新 | 655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9 . 如图所示是模拟避雷针作用的实验装置.金属板M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板N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板N上有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逐渐升高电源电压,当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可看到放电现象.先产生放电现象的是(     )
A.A金属柱
B.B金属柱
C.AB金属柱同时
D.可能是A金属柱,也可能是B金属柱
2017-08-27更新 | 85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