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表达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提出了三个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找到了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楞次定律
2 .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螺线管匝数n=150匝,螺线管导线电阻r=1.0 Ω,R1=4.0 Ω,R2=5.0 Ω,C=30 μF。在一段时间内,穿过螺线管的磁场的磁通量Φ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螺线管内的磁场B的方向向下为正方向。求:
(1)闭合S,电路稳定后,ab两点的电势差Uab
(2)电路稳定后电阻R2的电功率P
(3) 电路稳定时某时刻断开S,则流经R2的电荷量。

2021-03-26更新 | 90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将一个n匝的正方形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成角。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线圈导线的材料,粗细不变,下列可使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变为原来2倍的是(  )
A.将线圈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B.将线圈的边长变为原来的2倍
C.将线圈匝数变为原来的2倍D.将线圈平面转至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4 . 麦克斯韦系统地总结了人类直至19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和亨利等人的奠基之功,也有他本人的创造性工作。在这基础上最终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以下关于前人奠基之功的论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库仑利用扭秤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给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得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 . 火车、高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保障运输的安全,控制中心需要确定火车位置及其运动状态。有一种电磁装置可以向控制中心传输火车相关信息,其原理是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安装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俯视图如图甲所示,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电信号,被控制中心接收到,当火车依次通过线圈 时,若控制中心接收到线圈两端的电压信号如图乙所示,则说明火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   匀速B.加速   加速C.加速   减速D.减速   加速
6 . 关于楞次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楞次定律
B.楞次定律体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守恒
C.楞次定律不适用于判断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D.由楞次定律可知,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7 . 如图所示,导轨OMON都在纸面内,导体AB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ABON,若AB以5m/s的速度从O点开始沿导轨匀速右滑,导体与导轨都足够长,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2T。问:
(1)第3s末夹在导轨间的导体长度是多少;此时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大;
(2)3s内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了多少;此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多少。

8 . 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电阻,电吉他应选用银质弦
B.使磁体N、S位置互换,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C.减少线圈的匝数可以减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D.弦振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发生变化,方向保持不变
10 . 如图甲所示,导体棒放置在水平面内的金属框架上,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以竖直向上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时间内,导体棒所受安培力(  )
A.大小恒定
B.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D.方向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