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温度的概念以及与分子动能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1 道试题
1 . 家庭中使用的一种强力挂钩,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时,按住锁扣把吸盘紧压在墙上(如图甲),吸盘中的空气被挤出一部分后,吸盘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压强为,然后再把锁扣扳下(如图乙),使腔内气体体积变为,让吸盘紧紧吸在墙上,已知吸盘与墙面的有效正对面积为S,强力挂钩的总质量为m,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正压力的k倍,外界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操作时的温度变化,把封闭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只有吸盘内的气体是封闭的)。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盘内的气体的压强增大
B.吸盘内的气体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吸盘内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D.安装结束后,此挂钩所挂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2 .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状态ABCA的过程,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为V0CA的延长线过pT坐标系的原点O,气体的内能E = kTk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B的过程,气体吸热
B.从BC的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所有分子的平均速率都减小
C.在状态B时,气体的内能是在状态A时的3倍
D.从CA的过程,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
3 . 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在乘坐“神舟五号”绕地球运行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有点像敲门声,这种声音时有时无,有时会戛然而止,有时会持续一段时间,十多年后谜底才揭开,所谓太空中的“敲门声”,其实是舱体的材料在太空的巨大压力下产生了微小变形,从而发出了这样有规律的声音,舱体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宇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部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密集度减小
B.若宇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部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C.若宇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分子总动能一定增大
D.图示材料可能是非晶体
2024-06-02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金科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针筒的针拔除后,用橡胶套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成弹射玩具,该同学先缓慢推动推杆将针筒内气体进行压缩,然后松开推杆,压缩气体膨胀将推杆弹射,若推杆缓慢压缩气体过程中针筒内气体温度不变,推杆弹射过程中针筒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杆压缩气体过程,针筒内气体放热
B.推杆弹射过程,针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C.推杆弹射过程,针筒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D.推杆弹射过程,气体分子数密度减小
2024-05-29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明去西藏旅行时,发现从低海拔地区买的密封包装的零食,到了高海拔地区时出现了严重的鼓包现象。假设食品袋里密封的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全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袋内气体压强减小
B.大气压强增大
C.袋内气体释放了热量
D.袋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其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B.破裂的眼镜镜片不能无痕拼接,是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C.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溶,使尖端变圆,利用了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的性质
D.为了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可以多锄松上壤
2024-05-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7 . 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的p-V图像,1、2是两条等温线,AB是等温线1上的两点,CD是等温线2上的两点,若气体按图线从ABCDA进行状态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1对应的气体温度比等温线2对应的气体温度低
B.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一定放出热量
C.气体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气体的内能增加
D.气体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D,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但密度变大
E.气体从状态D变化到状态A,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同,内能就相同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2024-04-22更新 | 8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半导体掺杂对于半导体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种技术是将掺杂源物质与硅晶体在高温(800到1250摄氏度)状态下接触,掺杂源物质的分子由于热运动渗透进硅晶体的表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渗透过程是自发可逆的
B.这种渗透过程是外界作用引起的
C.温度越高越容易掺杂
D.温度升高后,掺杂源物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加
2024-04-22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如图为某款自行车的气压式减震装置,活塞连接车把,气缸连接前轮。当路面不平时,自行车颠簸使得活塞上下振动,气缸内封闭的理想气体体积随之变化,起到减震作用。活塞迅速下压的过程中,气缸内的气体(  )

A.对外做正功B.内能减小
C.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D.分子对气缸壁单位面积的平均撞击力增加
2024-04-18更新 | 167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