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浸润和不浸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自2013年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太空开讲,10年来中国航天员已开展了5次精彩绝伦的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成就惠及全世界青少年.其中“水”相关实验占太空授课中实验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
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
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
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也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
2024-01-25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2 . 关于液体和固体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水蛭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作用
B.图(2)中石英晶体像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熔点
C.图(3)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
D.图(4)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同性
2023-07-26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对于以下各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的实验图,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使用纯油酸
B.乙图为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实验图,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产生的
C.丙图是把毛细管插入水银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水银对玻璃是浸润液体
D.图丁为立体电影的图片,其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是相同的
2023-07-06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将玻璃管和塑料管分别插入水中,管中液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边管子为塑料管
B.右边液面是不浸润现象
C.左边液面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斥力形成的
D.右边液面是因为材料分子间的斥力形成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水滴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内侧的照片,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片中的口罩和水滴发生了浸润现象
B.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
C.照片中水滴呈扁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和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水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
2022-07-09更新 | 58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列关于液体和固体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母片沿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是不相同的,叫做各向同性
B.毛细现象是液体的浸润(或不浸润)与表面张力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管内水面与管外水面一定是相平的
D.彩色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彩色是因为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2022-07-05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
C.当液体和固体的附着层内的分子距离比较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从而形成浸润现象
D.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 . 2022年3月23日,天宫号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又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天宫授课,其中宇航员们做了一个“液桥”实验。将水分别挤在两块透明板上,水球状似倒扣着的碗,如图甲所示。将两板慢慢靠近,两个水球“碗底”挨“碗底”,液桥形成,一座中间细、两头粗的“桥”将两块板相连,如图乙所示;再将两板拉远,液桥变得更细、更长,仍然没有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空间站中的失重环境
B.液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C.图甲可以推断水和透明板是不浸润的
D.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表面层的切面内各个方向都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关于以下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向上拉动下表面紧贴水面的玻璃板时,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主要是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
B.图乙中,小女孩吹出的肥皂泡呈球状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C.图丙中,液体与玻璃杯壁接触的附着层的液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图丁中,石英沿垂直x轴晶面上的压电效应最显著,沿其他方向不明显,说明石英是多晶体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存在浸润现象
D.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