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内阻不计,光电管的阴极K用极限波长为的材料制成。将开关S拨向1,将波长为的激光射向阴极,改变光电管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可测得光电流的饱和值为Im,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量e
(1)求t时间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N
(2)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为U1时,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Ekm
(3)将开关S拨向2,为能测出对应的遏止电压,求入射激光频率的最大值vm
2 . 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横轴截距分别为k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求普朗克常量和所用材料的逸出功。
3 . 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是用光照射光电管得到的图线,表示遏止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一直会增加
B.光的频率小于光的频率
C.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强弱有关,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光照射光电管发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小于光照射光电管发出光电子的初动能
4 .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用能量为的光照射涂有某种金属的阴极K时,产生光电流。若阴极K的电势高于阳极A的电势,且电势差为0.9V,光电流刚好截止。当阳极A的电势高于阴极K的电势,且电势差也为0.9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是多少?此金属的逸出功是多少?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解答题 | 适中(0.65) |
5 . 光电管是应用光电效应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光功率测量、光信号记录、电影、电视和自动控制等诸多方面。如图所示,C为光电管,B极由金属钠制成(钠的极限波长为5.0×107 m)。现用波长为4.8×107 m的某单色光照射B极。
(1)电阻R上电流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
(2)求出从B极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若给予光电管足够大的正向电压时,电路中光电流为10 μA,则每秒射到光电管B极的光子数至少为多少个。
2021-02-03更新 | 4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题型专练
6 . 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K的逸出功为6eV
B.氢原子跃迁时共发出4种频率的光
C.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氢原子跃迁放出的光子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可以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2020-12-18更新 | 6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江苏省运河中学、铜山区棠张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各能级能量关系为,其中E1为基态能量,n为量子数。当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释放出的一个光子能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处于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波长最短
C.处于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吸收光子能量为12.5E
D.某金属的逸出功为E,用跃迁到辐射的光子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8 . 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
A.1.9eVB.0.6eVC.2.5eVD.3.1eV
9 . 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对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密立根最早测量出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
B.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加
C.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逸出成为光电子,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电离能力比α射线强
2020-10-20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创新班)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
B.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
C.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2020-09-26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