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果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C.查德威克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的是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
2024-04-23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卷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C.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中子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2024-04-20更新 | 5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第二次统练)物理试卷
3 . 科学家因在阿秒激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阿秒激光,可以像看电影的慢动作回放一样,观察电子在原子内部的运动,历史上,为了研究原子的性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利用经典电磁理论,成功解释了图①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图②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裂变过程释放能量,裂变产生的子核的比结合能比铀235的比结合能小
C.③中向左偏转的是粒子,向右偏转的是粒子,不偏转的是粒子
D.锌的逸出功为,用④中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4 .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有关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规律的研究,提出“能量子”概念,把物理学带入了量子世界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枣糕”结构模型
C.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D.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装置的建立,标志着人类首次通过可控制的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
5 . 通过对微观粒子碰撞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质子、中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1.下列粒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粒子
2.图为卢瑟福所做微观粒子撞击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中,放射源R放出的粒子是___________。转动显微镜,在荧光屏S上观察到有个别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据此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___模型。

3.查德威克用钋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从而发现了中子。装置图中的粒子B为___________,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4.(计算题)在核反应堆中常用石墨做减速剂。已知碳核质量是中子质量的12倍,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Ek0,碳核均处于静止状态,中子与碳核相遇即发生弹性正碰。
(1)与碳核发生一次碰撞,中子损失的动能ΔEk为多少?
(2)一个中子至少与碳核发生几次碰撞,其动能才可减小为原来的万分之一?

2024-04-1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二模(4月)物理试卷
6 .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科学发现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B.牛顿根据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理论,成功解决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
2024-04-04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7 . 下列关于四幅插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为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说明方解石是非晶体
B.乙图中制作防水衣时用右管材料的防水效果更好
C.丙图为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其中J运动轨迹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
D.丁图的绝热容器中,抽掉隔板,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2024-03-25更新 | 121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向外辐射紫外线,也可向外辐射射线
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也可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C.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也可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可以自发地全部传递给低温物体,也可以自发地完全变成功
2024-03-22更新 | 8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题

9 .

1.α粒子散射

①实验准备是(      );②实验现象是(      );③实验结论是(      )

A.在充满氮气环境中;

B.用0.4μm金箔;

C.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小于

D.没有α粒子被反弹回来;

E.原子的中心有个很小的核;

F.测出电子的比荷

2.瑞士科学家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其中n取3、4、5、6,式中R叫作里德伯常量。

(1)玻尔受启发提出氢原子结构模型: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值为,处于n能级时的能量值为。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n与巴尔末公式中n相等,则______。(用hcE1表示。)

(2)由玻尔理论可以推断满足巴耳末公式中除了4条可见光谱线外应该还有属于_________(“红外线”或“紫外线”)频段的电磁波,属于_________(“发射”或“吸收”)光谱。

3.以下核反应中:_________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是目前核电站反应堆的基本核反应方程,_________是β衰变方程。做中子衍射实验应该用的中子是B核反应前中子还是B核反应后的中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A.       B.

C.       D.

4.如图甲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O处用的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偏角。现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

(1)甲图中锌板带_________电,指针带_________电(“正”、“负”、“无”);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_________(填“有”或“无”)偏转。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中A和K为光电管的两极,K为阴极,A为阳极。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6.4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1V,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_eV,该阴极材料的截止频率为_________Hz。(普朗克常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丙中Uc为反向遏止电压,为入射光频率,改变入射光频率(都大于该光电管的截止频率)测得如图丙直线。若用逸出功更小的光电管作阴极材料,在图丙中画出可能的图像______

2024-03-20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 光学与原子-【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居里夫人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C.爱因斯坦最先提出了微观领域的能量量子化概念
D.查德威克通过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2024-03-17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科综合试题(二)-高中物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