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B.天然放射现象
C.电子的发现D.玻尔的原子模型
2020-06-23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检测-第五章测评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核泄漏污染物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核反应方程式为,X为质子
D.若氢原子从n = 6能级向n =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 6能级向n =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能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3 . 下列事实中能够作为“原子核可再分”依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B.天然放射现象
C.α粒子散射实验D.原子发光现象
4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居里夫人在研究伦琴射线时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C.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比荷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6 . 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He+N→O+n
B.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C.U(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Th(钍234)核
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020-05-11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人教版选修3-5)- 期中测试卷03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C.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等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8 . 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B.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C.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的规律
9 . 关于原子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复杂结构的
D.α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0 . 下列关于原子物理部分内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通过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说明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B.根据玻尔理论,一个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发现,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原子模型从而提出了“核式结构”原子模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