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居里夫人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射出的高速电子来源于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核外电子
D.铀()经过8α衰变和6β衰变变成铅(
2 .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贝克勒尔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黑体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频率的辐射都增加,辐射强度极大值的光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利用α射线可发现金属制品中的裂纹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所形成的,原子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
D.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增大,氢原子总能量减少
5 . 下列物理史实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查德威克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D.贝克勒尔在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2018-06-11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长汀一中、漳平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最多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018-06-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次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C.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不可能同时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2018-06-09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原子序数不变
D.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的多,因此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10 . 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射线与射线都是电磁波,但射线穿透本领比射线强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D.衰变成要经过6衰变和8衰变
2018-03-03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基础巩固-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