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裂变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光电效应实验中,验电器和锌板总是带等量异种电荷
B.乙图中,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
C.丙图中,用同一装置仅调节单缝宽度得到某单色光的两幅衍射图样,可判定A的缝宽大于B的缝宽
D.丁图中,由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某一氢原子从能级向基态跃迁辐射的光子,有可能被另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吸收并使之电离
2 . 2021年10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的三位科学家,其中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获奖。下列有关原子和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现有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D.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逸出的电子流
3 . 对于下列四幅图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图乙为电子衍射图样,如果减少电子的加速电压,则衍射现象更加明显
C.图丙中如果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让它的透振方向和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那么拍摄得到的车内景像更为清晰
D.图丁为核反应堆示意图,其中镉棒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从而影响链式反应的速度
2021-11-20更新 | 7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只要光强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衰变现象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核电站利用核燃料发生核裂变释放核能发电
5 . 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医学上用光导纤维制成内窥镜,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B.图乙:电子表的液晶显示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C.图丙:核电站的反应堆中需要加入慢化剂,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
D.图丁: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放出6种频率不同的光
2021-11-1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是核电站工作流程图,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可以把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核反应堆利用的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产生的能量
C.核反应生成物的比结合能大于反应物的比结合能
D.水泥防护层的作用是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
2021-11-10更新 | 51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
7 . 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8 . 下列关于课本中四幅插图的相关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图甲为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图乙为工业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控制金属板或塑料板的厚度
C.图丙中镉棒的作用是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从而影响链式反应速度
D.由图丁可知,质量数大于60的原子核,质量数越大结合能越小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多选题 | 较易(0.85) |
9 . 为应对能源危机和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我国制定了优先选择核能,其次加快发展风能和再生能源的政策,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要求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总容量达到4 000万千瓦的水平,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
B.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大
C.现有核电站都只利用重核裂变释放大量的原子能
D.现有核电站既可以利用重核裂变,又可以利用轻核聚变释放大量的原子能
2021-02-0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
10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底同一深度并列红、黄、绿、紫四个小球,从水面正上方观察紫球最浅
B.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
2020-10-14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